日本自由记者志叶玲很有正义感,她发文指出,日本不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个立场被以色列当成了政治宣传材料,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日本国内很多民众也不满,纷纷吐槽日本对美国言听计从。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日本政府在联合国大会前夕明确表态,不会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这话是外相岩屋毅9月19日放出来的,当时国际上正热火朝天地讨论中东和平方案,好几个欧洲国家像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啥的,已经陆续迈出这一步,承认巴勒斯坦国,试图给以色列施加点压力,让加沙那边的军事行动有个收敛。可日本这边呢,选择按兵不动,理由是支持两国方案,但现在时机不对,承认了可能不利于停火进程。听起来冠冕堂皇,但细想起来,背后那点算盘谁看不出来?美国和以色列马上跳出来点赞,美国国务院官员直接打电话恭喜,日本大使馆那边估计乐坏了。以色列外交部还特意在推特上转发,配上感谢东京的文字,这不就是在借日本的立场给自己壮声势吗? 志叶玲这个日本自由记者,就在这节骨眼上站出来了。她9月22日在社交平台和个人博客上发文,直戳要害,说日本的犹豫不决,直接被以色列捡了便宜,当成政治宣传的现成材料。她的文章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就指出,日本不承认巴勒斯坦,就等于在国际舆论上给以色列递了梯子。以色列媒体马上跟进,把东京的决定包装成“盟友支持”,在耶路撒冷街头和网上到处宣传,说日本站在同一战线。这不光是丢分,还让日本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本来日本在亚太地区还想摆出中立调停者的架势,现在中东这摊浑水一搅和,别人一看,日本还不是美国的小跟班?志叶玲的报道风格一向直球,她平时就爱挖外交内幕,这次也没例外,列举了数据: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日本却拖着不走,落伍不说,还被以色列拿来当挡箭牌。她的正义感不是空谈,早年她就因为报道中东人权问题得过奖,积累了不少一线来源,这次发文一出,迅速被多家日本媒体转载,阅读量破万。 日本国内的反应可想而知,民众那边炸锅了。社交平台上到处是吐槽,日本网民直言不讳,说政府又在对美国言听计从了。有人贴出漫画,画日本官员低头跟着美国大佬走,配文“外交自主呢?全丢了”。还有人挖苦,说日本经济上离不开美国援助,军事上靠美日安保条约撑腰,这回中东问题上更得看华盛顿脸色。评论区里,年轻人尤其活跃,好多大学生留言,说日本老这么瞻前顾后,早晚在国际上成笑柄。甚至有请愿活动发起,呼吁政府重新审视立场,理由是承认巴勒斯坦能帮以色列缓口气,推动两国并存。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出来解释,说日本支持和平,但时机敏感,可这话说出去,民众不买账,觉得就是推脱。毕竟,加沙那边死伤惨重,联合国报告都点名以色列的行动涉嫌违反国际法,日本不表态,等于默认了。 说到底,日本的决定不是凭空来的。媒体爆料,美国通过外交渠道非正式施压,提醒日本别急着承认,免得影响美日关系。华盛顿那边算盘打得精,特朗普政府对以色列那是铁杆支持,日本要是贸然行动,估计援助项目和技术合作都得黄。日本自己也掂量着,以色列是中东科技大国,半导体和汽车零件上合作密切,承认巴勒斯坦一闹,耶路撒冷那边翻脸,东京的利益盘子就得缩水。岩屋毅在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会议上,还特意强调,日本不是不承认,而是“何时承认”的问题,说如果以色列继续阻挡两国方案,日本会考虑新措施,比如针对定居点扩张的制裁。这话听着有进步,但落实起来,离实际行动还远着呢。巴勒斯坦驻日代表Siam公开呼吁,说日本拖着不认,只会让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没完没了,种族清洗和强制迁移的风险更大。 转眼到9月24日,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上,日本首相石破茂终于亮相了。他在演讲中直球批评以色列部分官员拒绝巴勒斯坦建国的言论,说这让日本愤慨,重申承认是迟早的事,就看什么时候。石破茂还顺带提了安理会改革和无核化,试图把日本定位成负责任大国。可话虽这么说,日本缺席了9月22日的国际会议,这让批评声更大了。欧洲国家那边,法国德国也纠结,德国尤其两难,一方面历史包袱重,不想得罪以色列;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压力山大,承认呼声高。相比之下,日本的处境更尴尬,夹在美以和国际舆论中间,进退两难。 从国际关系看,承认一个国家不光是外交礼节,更是主权认可和舆论支持的信号。现在承认巴勒斯坦,能给以色列上紧箍咒,逼它停下加沙的地面行动。英国承认后,联合国投票就卡了以色列的脖子,日本不跟进,以色列自然松口气,继续推进定居点扩张。卡塔尔智库分析,日韩不承认,主要看美国眼色,日本尤其如此,美日同盟是底线,动不得。巴勒斯坦那边,民众庆祝多国承认,但对日本的沉默失望透顶。
以色列对中国下手了!以色列之前还说要用自己的方式对付中国,让美国高兴的合不拢嘴。
【102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