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消息:特朗普于9月24日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特朗普对古特雷斯说:“我有时可能不同意[联合国]的观点,但是......我认为这个机构带来和平的潜力非常大。” 特朗普对联合国的“不同意”从来都不是空泛的表态,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的强硬对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频繁“退群”和拖欠会费,这几乎成了他拿捏联合国的惯用手段。 早在首个任期,他就带着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世卫组织等多个机构,2025年刚上任又立刻签署行政令,再次退出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 这些举动背后的逻辑很明确:凡是不符合美国利益、不顺着美国意图走的联合国下属机构,要么逼其改革,要么干脆脱离关系。他的核心诉求是让联合国变成“听话的工具”,就像其幕僚博尔顿直言的,美国的武器就是“钱包”,要让联合国按美国的要求办事,只给“有回报”的资金支持,不行就退出。 这种强硬在具体议题上更是毫不掩饰。在巴以问题上,古特雷斯反复强调“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甚至直言“不应被以色列吓倒”,要求推动加沙停火、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但特朗普却公开反对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还曾抛出“美国接管加沙、迁移巴勒斯坦人”的言论,这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共识的主张,显然与联合国的立场直接对立。 在资金问题上,他更是将“不同意”转化为实际施压,批评联合国会费分摊制“不公平”,称美国承担比例过高,首个任期结束时就拖欠联合国经常预算6亿美元、维和预算20亿美元,到2024年连2022、2023年的经常预算都没缴清,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赖”。这种用资金卡脖子的方式,本质就是对联合国治理理念的公然挑战。 但特朗普又不得不承认联合国的“和平潜力”,因为这个机构的平台价值对美国而言仍不可或缺。即便他多次骂联合国是“供人聚会聊天的俱乐部”,却从没真正想过彻底脱离这个体系。 毕竟美国是联合国最大会费来源国,占经常预算的22%、维和预算超25%,这种资金优势让它能在安理会等核心机制中持续发挥影响力,而安理会的决议仍是全球安全事务中最具权威性的依据之一。 比如在应对地区冲突、国际制裁等问题上,联合国的框架能为美国的行动提供“多边背书”,这是任何单边行动都难以替代的。 更现实的是,联合国在全球公共事务中的不可替代性,让特朗普无法忽视其“潜力”。即便美国多次威胁退出,世卫组织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仍能统筹全球资源,2024年提前筹集数亿美元应对可能的资金缺口;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多个冲突地区维持基本秩序,这些都是美国单独行动成本极高的领域。 古特雷斯推动的联合国改革,虽然被特朗普视为“不够彻底”,但客观上提升了机构效率,这种改革带来的“潜力”,正是美国希望加以利用的——毕竟一个更“高效”且听话的联合国,能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从本质上看,特朗普的表态就是典型的美式霸权逻辑:把联合国当作可随意操控的工具,符合利益就承认其“潜力”,不合心意就用“退群”“欠费”施压。 他嘴上说认可联合国的和平价值,行动上却在不断削弱其根基:拖欠的会费导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一度因电费缺口关闭、冻结招聘,直接影响机构运转;动辄退出关键组织,让世卫组织等失去最大资金来源,削弱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暴露了他对多边主义的彻底实用主义解读——只讲利益,不谈责任。 古特雷斯对这种态度显然早有准备,其发言人曾公开反驳特朗普对联合国“运作不善”的指责,强调秘书长一直在推动改革提升效率。而联合国能在多次“特朗普冲击”中屹立不倒,也证明这个历经80年风雨的机构,早已不是单个国家能随意拿捏的。 特朗普的表态终究是利益权衡的结果,而非对多边主义的真心认同,这种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认可”,恰恰是联合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白宫消息:特朗普于9月24日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特朗普对古特雷斯说:“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5 14:01:30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