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网络暴力具有群体性、匿名性特点,责任主体难以确定,“法不责众”观念作祟

法叔讲理 2025-09-25 10:59:36

。一方面,网络暴力具有群体性、匿名性特点,责任主体难以确定,“法不责众”观念作祟,导致很多施暴者心存侥幸 。另一方面,网络侵犯名誉刑事案件被害人维权难,侮辱罪、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需要自诉人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可很多被害人因证据收集困难等原因难以有效维权 。在罪名适用上,现有的侮辱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可用于规制网络暴力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网络暴力行为的罪名适用规则 。比如,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新规定 制裁网络喷子 网络暴力危害 河南网暴 法律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网暴行为 未成年人网暴

0 阅读:9
法叔讲理

法叔讲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