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再遭暴击,蔡英文被气炸,国民党称不能接受,柯文哲很狡猾 赖清德刚刚在台岛上享受完胜选的掌声,局势就急转直下。瑙鲁突然和台湾“断交”,转身和中国大陆复交,这一幕像极了热锅上的冷水,让民进党欢庆的气氛直接变了味。 岛内局势瞬间炸开锅,赖清德脸上的光环没捂热,蔡英文气得直跳脚,国民党表面上“不能接受”,却满脸尴尬,而柯文哲则像老狐狸一样暗中盘算。这场风暴背后的玄机,远比表面吵闹更耐人寻味。 赖清德这次的“暴击”到底有多狠?选举刚过,民进党高层还在忙着收拾胜选的彩带,瑙鲁就当头一棒,让赖清德的“维持现状”说法直接被现实打脸。 台当局的“外交伙伴”这几年像下饺子一样接连流失,蔡英文手上的“邦交国”从22个掉到12个,吴钊燮更是被岛内媒体直接讽刺成了“断交部长”。 面对瑙鲁的选择,蔡英文和她的团队反应极度激烈,把责任全都推给大陆,说什么“诱拉报复”“民主受威胁”,可惜这样的说法在国际社会根本站不住脚。 毕竟,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是全球主流,182个国家都和中国大陆建交,国际社会的风向早已定型。 民进党所谓的“金元外交”套路,面对现实已经越来越难玩得转。瑙鲁这次的决定,其实就是给赖清德和“台独路线又敲了一记警钟,国际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赖清德未来的路,不会比蔡英文轻松半分。 国民党这边同样不轻松。面对瑙鲁“断交”,国民党嘴上说“不能接受”,还提什么“伤害台湾人民感情”,强调“中华民国是和平资产”,可这些话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自我安慰。 现在的国民党,既不敢刺激大陆,又怕在选民面前显得软弱。朱立伦喊着“国际空间”,但实际能做的事情寥寥无几。 三连败让国民党元气大伤,岛内选民对他们越来越失望。论两岸政策,他们想守住“九二共识”的底线,却有心无力,表态既机械又模糊,政策上既没有新意,也没能阻止“断交”潮势头。 和民进党相比,国民党失去了话语权,和大陆的关系也没能修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它的存在感,更多体现在“反对”而不是“建设”上,战略空间越来越小,岛内外的信心也逐渐流失。 柯文哲这次表现得最为精明。面对瑙鲁的动作,他先是表达“遗憾”,但话锋一转,点出了邦交国只剩12个这个尴尬现实。 他反对“金元外交”,主张援助要“透明”,还劝民进党别和大陆闹“金钱比赛”,这种说话方式,既把自己和民进党的失败切割开,又向大陆传递出“不挑事”的温和信号,对绿营还顺带落了一把井水不犯河水的人情分。 柯文哲的这种现实主义策略,既想收割民众对“金元外交”不满的情绪,也想把自己塑造成“理性务实”的政治新力量。 他一边打着“为民众省钱”的旗号,一边又不忘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岛内风向变了还能灵活转身。柯文哲的算盘打得精,但这种“两边讨好”的做法,真的能在两岸和国际大势面前站得住脚吗? 恐怕不容易。毕竟两岸问题是动真格的,光靠精明的口才和算计,想在夹缝中求生存,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说到底,瑙鲁的“断交”绝不是偶然,更不是孤例。岛内各路人马的反应再热闹,也难以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格局。 民进党越是情绪化,越显得无力;国民党越是纠结,越显得尴尬;柯文哲越是精明,越暴露现实的无奈。 台湾所谓的“外交空间”其实就是在国际大势夹缝中的一口气,谁也无法逆流而上。北京这次动作坚定,底线清晰,既在提醒岛内政治人物,也在警示所有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势力。 这场风暴,绝不会因为瑙鲁而结束。赖清德的“胜选”光环还没散尽,现实已经亮出獠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铁打的事实。 岛内政客再怎么表演,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大势都不会改变。要想真正走出困局,回归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台湾各方唯一的出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短暂的自嗨终将被现实的潮水淹没。 参考资料:盘点赖清德四大恶行,北平锋:违逆主流民意终将被抛弃 2025-09-22 22:54·台海网
洪秀柱的身份应该改一改了,咱们大陆现在提洪秀柱,习惯说“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但
【77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