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了证明妻子布丽吉特是一名女性,宣布计划将向美

建程 2025-09-22 16:43:21

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了证明妻子布丽吉特是一名女性,宣布计划将向美国法院提交证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计划提交的证据被曝不仅仅包括照片。 而且还包括他认为可以推翻谣言的可靠“科学证据”,而马克龙与夫人布丽吉特之所以如此较真儿,显然是因为美国网红坎迪斯·欧文斯对其妻子的长期诽谤愈演愈烈。 为了增加可信度,她甚至推出八集专题《成为布丽吉特》,把布丽吉特的陈年旧照和家族成员信息拼凑成“证据链”,结果三周内周边商品卖断货,广告收入暴涨40%,活生生把诽谤案搞成了流量变现的生意经。 更绝的是欧文斯的“反向营销”——当马克龙夫妇在法国起诉造谣者时,她非但不收敛,反而在播客里宣称“诉讼本身就是证据”,还把自己包装成“言论自由斗士”。 这种话术在美国极右翼圈子里特别吃香,毕竟特朗普当年一句“假新闻”就能让支持者热血沸腾,欧文斯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马克龙这次直接跨过英吉利海峡,把战场搬到了美国特拉华州法院。 而且甩出的证据堪称“降维打击”:既有医学专家出具的染色体检测报告,又有布丽吉特怀孕时的超声照片和三个孩子的出生证明,甚至可能包括早期的医疗记录,直接从生物学层面锁死了性别认定。 但这场跨国诉讼背后,藏着的是欧美法律体系的“暗战”。在法国,只要证明言论不实就能胜诉,2024年巴黎初审法院就曾判造谣者赔偿布丽吉特1.3万欧元。 但美国法律对公众人物特别“苛刻”,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明知虚假却故意传播”,也就是传说中的“实际恶意”原则。 这就好比法国的网络监管是“先斩后奏”,而美国是“先放后追”,结果给了欧文斯可乘之机。 她在节目里把谣言包装成“个人观点”,声称“我只是提出疑问,让观众自己判断”,这种话术在美国司法体系里很容易蒙混过关。 不过马克龙团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特意选择特拉华州起诉——这里是美国企业诉讼的“天堂”,法院处理复杂证据的经验丰富,而且陪审团对名人隐私案相对敏感,说不定能打破“实际恶意”的铁律。 而欧文斯的“造谣产业链”,其实是美国极右翼的缩影。这个前左派网红2016年因泄露隐私被围攻时,是极右翼势力救了她,从此彻底“黑化”,反疫苗、反女权、反“黑人的命也是命”,成了特朗普的忠实拥趸。 她攻击布丽吉特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布丽吉特作为马克龙的“政治贤内助”,经常参与政策讨论,甚至被曝在爱丽舍宫拥有独立办公室,攻击她的性别能间接削弱马克龙的权威。 更阴险的是,欧文斯把布丽吉特和“全球化精英”划等号,暗示法国总统被“变性人”操控。 这种阴谋论在美国铁锈地带的蓝领群体中特别有市场,毕竟他们对马克龙推动的欧盟碳关税和移民政策早就一肚子火。 马克龙选择在美国起诉还有更深层的政治算计。2024年法国大选期间,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就曾用类似谣言攻击他,虽然最后马克龙险胜,但支持率跌到了41%的历史低点。 不过这场诉讼的结局可能比电视剧还狗血。美国公众人物诽谤案的胜诉率不足10%,连特朗普起诉《纽约时报》都被法官以“诉状像政治宣言”为由驳回。 欧文斯的律师已经放话要打“言论自由保卫战”,甚至可能要求布丽吉特当庭接受医学检查,把个人隐私彻底曝光。

0 阅读:4
建程

建程

给你想看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