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彻底失去控球能力的?我觉得是2015年左右。2003年詹姆斯进入联盟之后,他就凭借极强的控球能力成为了公认的“全能球员”,他的偶像是艾弗森,以至于他的带发带和带护臂的习惯都是模仿艾弗森。他的控球习惯和动作也在模仿艾弗森。詹姆斯的持球进攻特别有进攻性,作为一个身高206厘米的球员,在杜兰特没进联盟之前,他就是控球能力最强的大个子球员。他的变向、突破和急停跳投特别难防,出色的爆发力和身体柔韧性也是球员中的顶级存在。可是,职业生涯中期詹姆斯开始增重,进而导致他的柔韧性下降,瞬间加速没有了,似乎永远跑不累的体能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抗的增强。


用户10xxx29
阿摊·篮球课堂——球权、出手次数、球权使用率、命中率——(1)球权包括:一是静态球权,即持球时间;二是动态球权,即倒球入手的次数——(2)静态球权越多,可供思考与观察的时间越长,选择余地越大,通常命中率越高——(3)动态球权越多,可供出手的频次越大,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的问题上有更多支配权——(4)球权使用率=个人出手次数 除以/ 全队出手次数,该指标与动态球权有联系,但是并不等同于动态球权,同时它体现不出 静态球权——(5)在球权和出手问题上,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纯射手,比如雷阿伦、克莱,静态球权几乎没有,动态球权一般化,他们的每次动态球权都转化成了出手,如果不是因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投射能力,命中率会很惨淡——(6)第二种是所谓“持球大核”,比如阿摊:海量的静态球权,使得他拥有最宽裕的思考时间与抉择机会;海量的动态球权,可以让他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方面最自由地切换! 这种球权优势,使得他可以用最经济的出手确保最高的命中率!——(7)正是基于如此,阿摊通常会用“低出手次数(或球权使用率)+高命中率”去吹嘘自己、贬踩他人——狐狸的道道,逃不过猎人的火眼金睛!
用户10xxx29
阿摊·篮球课堂——阿摊的两个生死局(ⅰ)之“阿摊有没有技术?”——(1)对阿摊 技术能力的质疑,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阿摊“神(鬼)像”轰然倒塌!——(2)如果阿摊被认定“没技术”,那么他的高分、高命中率 就只能是 “球权阴谋”和“裁判渎职”的结果!——由此可以否定掉他 所有荣誉的根基!——进一步地,将引导人们对他 获取荣誉的背景展开调查!——(3)于是来到了最关键的拷问:“一个专业技术烂得一逼的人,他的专业技术荣誉从何而来?他怎么配、在专业技术领域获得王者之尊?!”——(4)所以,阿摊必须死守此局,以保来之不易的泼天富贵!特殊群体必须死守此局,以防阿摊底裤被扒,他们从此没有藏身之处!——(5)这个夏天,阿摊推出了“搓澡堂子”节目——“球场大脑”,试图对人们进行洗脑!——(6)特殊群体则采取了偷换概念的策略,将“王者之尊”所必须具备的“精湛技术”降阶为“有·没·有·技术”,然后全网展开“大海捞针计划”,为阿摊剪辑各类以假乱真的“技术动作”孤本,循环播放!——(8)这是一场生死局!最后的结局决定于资本博弈和某个突发事件(比如药贩落网),特殊群体最好中午多做祈祷,因为早晚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