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凯尔这次又派上用场了, 年初他哭着离开中国时, 依依不舍的说:他不光会回来,还要把余生投身于此。 这次他在电影《731》里,饰演一名接受“冻伤实验”的美国战俘。 他骄傲的说扮演这个角色是他的责任,他希望他的出演,能帮助电影获得一些人气, 能在老美上映,让全世界知道发生过什么。 这部电影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它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开展细菌战研究、用活人进行残忍实验的历史。 影片首日排片就超过二十万场,票房迅速突破数亿。而埃文·凯尔饰演的战俘,正是那段黑暗历史中无数被当作实验材料的无辜者的缩影。 拍摄时,他坚持在低温中真实感受,不用暖宝宝,就为贴近受害者的痛苦。导演后来回忆说,这个非专业演员的表演,让全剧组都动容了。 埃文和中国的缘分始于2022年。当时他偶然收到一本二战时期的相册,里面三十多张彩色照片,记录着日军侵华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他大学学过日本研究,知道这些证据有多珍贵——当年日军极力销毁照片,能留下来的极少。 尽管收到死亡威胁,他甚至不得不穿防弹衣自卫,却始终没有退缩,最终把相册无偿捐赠给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中国回赠他国礼瓷和感谢信,他说那是改变自己人生的经历。 一个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埃文说过,很多西方人根本不知道日本侵华的那段历史。他们的历史教育主要聚焦欧洲战场,东方战场的苦难常常被忽略甚至遗忘。 正因如此,他才觉得必须站出来。捐赠相册只是起点,参演《731》是他用行动延续这份责任。他说,希望电影能在美国上映,“让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电影中所有日本角色都由日籍演员出演,导演认为这样更能呈现历史的复杂和真实。这种安排也引发讨论,但埃文的态度很明确:承认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防止悲剧重演。 这句话戳中人心的原因,是它道出了无数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基于对历史真相的共同认知和深刻反省。 从相册捐赠到电影参演,从受到死亡威胁到登上中国春晚,埃文·凯尔的选择始终清晰而坚定。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外人”,而是把传递历史真相视为超越国籍的责任。 他说,处理战争罪证是价值观的底线,相关物件不属于个人,而应归于全体人民。 这种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国际主义情怀,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些声音质疑他“蹭热度”,说他一个外国人没必要这么投入。但如果你看过他含泪离开中国时的画面,听过他说“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你就会明白,这份感情是真的。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历史铭记从来不只是哪一个民族的事,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中国网友真心把他当作朋友,甚至希望他留在中国。 真正令人感动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愿意跨越偏见、克服恐惧,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埃文·凯尔是这样的人,当年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难民的约翰·拉贝也是这样的人。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相信:无论黑暗多么漫长,人性的光辉终能穿透时空,照亮未来。 如今,电影《731》已经走向北美、加拿大和韩国等更多国家。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银幕接触到这段历史。 而埃文·凯尔的故事也在提醒我们:传递真相,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身份,只需要一颗真诚而勇敢的心。 希望这部电影能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从来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西方观众。 因为只有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守护未来。 正如埃文所说,他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这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看待历史、面对未来的共同态度。 参考资料:埃文凯尔说在电影731演战俘是责任——新浪网
埃文凯尔这次又派上用场了, 年初他哭着离开中国时, 依依不舍的说:他不光会回来,
墨韵染幽篁
2025-09-20 17:31:59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