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今天心梗了,救护车马上拉走了 她每天五点起给高中的儿子做饭 等儿子六点多走了 收拾完家务 得在八点前赶到单位 我们在办公室等消息时,李姐桌上的电脑还亮着,屏幕停留在没做完的报表页面,保温杯里剩半杯凉透的菊花茶——她总说喝这个败火,却从没见她真正歇过。小张红着眼眶说:“昨天加班到八点,李姐还在帮我改方案,我说让她早点走,她笑着说‘儿子在家等我煮夜宵呢’,哪想到……” 中午时,李姐的丈夫打来电话,说人救过来了,但医生说血管堵了快七成,得住院做支架,还反复叮嘱“以后绝对不能再劳累,作息必须规律”。我们听着都揪心,李姐今年才45岁,是部门里出了名的“拼命三娘”,不仅要管家里,工作上也从不含糊,去年还拿了公司的优秀员工奖。 下班后,我和几个同事买了水果去医院探望。病房里,李姐躺在床上,脸色还有点苍白,看见我们进来,想坐起来却被丈夫按住。“都怪我,总觉得自己身体好,能扛得住。”她声音有点虚弱,“昨天早上起来就觉得胸口闷,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下午开会时突然疼得站不起来。” 旁边的儿子低着头,眼睛红红的,手里攥着个笔记本,小声说:“妈,以后早饭我自己买着吃就行,你别再早起了,我也不用你煮夜宵,我在学校食堂吃挺好的。”李姐摸了摸儿子的头,眼泪掉了下来:“妈就是想让你吃好点,你明年要高考,营养得跟上。” 我们在病房待了会儿就走了,出门时李姐的丈夫送我们,叹了口气说:“她就是太要强,每天晚上等儿子睡了,还得帮儿子检查作业,有时候忙到十二点,早上又得早起,我说让她请个钟点工,她总说‘能省就省’,儿子的学费、补课费都得花钱。” 过了两周,李姐出院回了家,我们轮流去帮她搭把手。有次我去送文件,看见她正坐在沙发上看养生节目,儿子在厨房煮面条,虽然煮得有点糊,但李姐笑得特别开心。“现在我想通了,身体垮了,谁也帮不了孩子。”她跟我说,“医生说我要是再晚送医院半小时,可能就危险了,现在每天早上我让儿子自己定闹钟,他还会帮我倒杯水,反而比以前懂事多了。”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李姐还跟公司申请了弹性工作制,每天十点到单位,下午四点就下班,领导不仅同意了,还在会上说:“大家别光顾着工作,身体才是本钱,李姐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该休息就得休息。” 上个月公司组织体检,李姐特意拉着我一起去,检查完后医生说她恢复得很好,叮嘱她继续保持规律作息。她拿着体检报告,笑着说:“现在我每天晚上十点就睡觉,早上起来散散步,周末还跟儿子去公园打球,感觉比以前有精神多了。” 更让人欣慰的是,李姐的儿子成绩不仅没下滑,反而进步了不少,他跟我们说:“以前总觉得妈妈照顾我是应该的,现在才知道她多辛苦,我得好好读书,不让她再为我操心。” 前几天部门聚餐,李姐也来了,穿着新买的连衣裙,气色特别好。她举起杯子说:“谢谢大家之前照顾我,以前我总觉得拼命工作、照顾好家里才是对的,现在才明白,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家人。”我们都跟着鼓掌,心里替她高兴。 其实生活就像一根弦,绷得太紧总会断。李姐的经历让我们都明白,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都得学会劳逸结合,别等身体亮了红灯才后悔。现在办公室里,大家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拼命加班,到了下班时间,都会互相提醒“早点回家休息”,偶尔还会一起去健身房锻炼,整个部门的氛围都变得轻松又温暖。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心梗 老人心梗
现在医院里大龄剩女护士都泛滥成灾了?以我同事的护士女儿为例,她今年33岁,条件十
【6评论】【4点赞】
蹉跎
我二十多岁刚上班那会听说有四十多的同事猝死,觉得很惊诧,现在自己四十多了,觉得真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