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一个乡镇初中教师,自从我嫁给他那天起,就发现他有一个雷打不动习惯,只要到了领工资那周的周末,他一定要去一趟他的姐姐家。 一开始我没太在意,想着姐弟俩感情好,常走动是应该的。可时间久了,我心里难免犯嘀咕——每次去,他都要提前在镇上的超市买一大袋东西,米、面、油,还有外甥爱吃的零食,有时候还会给姐夫带瓶酒,算下来每次都得花掉小半个月工资。我们俩工资都不高,还要还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忍不住跟他提了一句:“下次少买点东西吧,咱们日子也不宽裕。”他当时愣了一下,没反驳,只是说:“姐家不容易,多帮衬点是应该的。” 真正让我疑惑的是去年冬天。那时候我刚生了孩子,家里开销更大,老公领了工资后,还是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姐姐家。我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忍不住跟他吵了起来:“你就不能为这个家想想吗?孩子的奶粉钱都快不够了,你还总往你姐家送东西!”他被我问得眼圈发红,沉默了半天,才跟我说起了往事。 原来,老公小时候家里穷,父母身体不好,是姐姐早早辍学打工,供他读书。有一年冬天,他要去县城参加中考,姐姐连夜给他织了件毛衣,自己却穿着打补丁的旧棉袄去工厂上班;他考上师范学院那年,学费凑不齐,姐姐咬着牙跟工友借了钱,还偷偷去献血换了两百块钱给他当生活费。“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姐夫出了车祸,腿断了,家里没了顶梁柱,姐一个人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去工地打零工,累得直吐血。”老公声音哽咽,“那时候我工资低,帮不上太多,只能每个月发了工资就去看看她,给她买点东西,心里能踏实点。” 听了这些话,我鼻子一酸,再也说不出抱怨的话。第二天,我主动跟老公说:“咱们今天多买点鸡蛋和排骨,给姐补补身子。”到了姐姐家,一进门就看见姐姐在院子里劈柴,手上裂了好几道口子。看见我们来,她赶紧放下斧头,笑着迎上来:“这么冷的天,还带着孩子过来干啥?”进了屋,我才发现屋里没开暖气,外甥正坐在炕桌前写作业,手冻得通红。 姐姐忙着给我们倒水,老公则默默地去厨房帮着烧火,我抱着孩子跟姐姐聊天,才知道姐夫的腿还没好利索,不能干重活,家里全靠姐姐在附近的果园打零工维持生计。“你们别总花钱买东西,我这儿啥都不缺。”姐姐拉着我的手说,“你弟啊,从小就实诚,总记着我以前帮过他,其实都是一家人,哪用这么客气。”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反对老公去姐姐家了,有时候还会主动提醒他:“这个月发工资了,咱们去看看姐吧,顺便把孩子的旧衣服收拾收拾,给外甥带去。”有一次,姐姐打电话说果园的苹果熟了,让我们去摘,我们去了才发现,她早就给我们装好了两箱最好的苹果,还说:“这苹果甜,给孩子熬苹果泥吃。” 今年春天,老公学校有个帮扶贫困学生的名额,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外甥。外甥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里条件不好,老公帮他申请了助学金,还利用周末去给外甥补课。姐姐知道后,特意杀了家里的鸡,给我们送过来,说:“多亏了你,孩子才能安心读书。”老公笑着说:“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要是没有你,我也走不到今天。” 上个月,我们搬了新家,特意给姐姐留了一间客房,让她有空就过来住。姐姐第一次来城里,老公带着她去逛了公园,我则陪着她去买了新衣服。看着姐姐脸上的笑容,我突然明白,老公坚持这么多年去姐姐家,不是单纯的“帮衬”,而是姐弟俩之间最珍贵的亲情。 现在,每次领工资的周末,去姐姐家成了我们一家人的习惯。有时候是带着孩子去跟外甥玩,有时候是帮着姐姐干农活,虽然花点钱、费点力,但看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样子,心里总是暖暖的。其实,亲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程,在互相牵挂中,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就像老公常说的:“一家人,就该互相帮衬着走下去。”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现实中出轨的人真的很多吗?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