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当初为什么阵风战斗机被歼-10击落后,美西方反应这么大?原因很简单,当年的阵风战斗机是真的在演习中战胜过F-22的,因此在西方的武器装备评价体系里,阵风一直被视为能和五代机坐一桌的。 要知道,阵风在过去多年一直被西方当成宝贝甚至是标杆,它在多次演习中有过不错表现,特别是和F-22较量时还占过上风。 这让很多西方国家和买家觉得,阵风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五代机,可拥有最强的电子系统和导弹,怎么也比一般的四代机强上一大截。 就连法国自己和美国的一些专业杂志,也吹捧阵风“全能”,上到高空狗斗、下到地面打击,大家都觉得这是西方先进技术的又一证明。 可现实就这么扎心,2025年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国的歼-10CE和PL-15E远程导弹,把印度的阵风打了下来。 很多人这才意识到,阵风并不像西方鼓吹的那么无敌,它装备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过去说能干扰各种高级雷达,结果面对歼-10CE用上的新型数据链和导弹一点用都没有。 还有人本来一直觉得,只有最顶级的五代机会玩“超视距空战”,其实先进四代半加上更厉害的导弹,照样能拼出霸气成绩。 阵风被击落之后,西方官方和主流媒体没了往日的气焰,有的大媒体直接不报,有的就是用模模糊糊的“无法核实”轻轻带过。 这表现心虚得很,阵风的造机商股价直线下滑,原本看好想下单的印尼、阿联酋等国家马上要求评估甚至暂停后续采购,质疑花大价钱买来的战机到底是真货还是“品牌溢价”。 一个比阵风便宜太多的中国体系,可以用更远的导弹、数据链联通、预警机远距离指挥,直接打出暴击,这对西方固有的武器销售逻辑冲击极大。 美国的焦虑就更明显了,这个事件等于直接否定了以前美国不停宣传的“代差决定胜负”,也打破了他们对导弹射程和体系作战优势的自信。 歼-10CE配的PL-15E远射程比美国花了多年资金和精力开发的AIM-120D还要远,这让很多亚太周边的美国盟友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手里的牌还够不够用。 以往西方一直给买家洗脑“买我们最贵的产品才是安全感”的话,现在恐怕没人敢照单全收。 阵风的“神话”破灭,对法国影响更大,阵风一直被用作法国军工形象的主推品牌,靠它带动军火出口,没想到会一场冲突就让这些光环全没了。 媒体上也给出直接评价,说法国卖出的就是贵价标靶,说明西方早知道问题在哪,只不过没人愿意戳破。 通过这场空战,世界上不少人都重新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空战决定性因素,以往西方普遍着重“单机性能”,觉得谁飞机性能高谁就稳赢。 可中国体系化作战的做法直接打了脸。预警机早早盯住目标,数据链协助作战,导弹远距离一举拿下目标,这种打法不仅造价低、效率高,还能让所谓的单机优势失色。 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反思,买战机是买“认证”,还是买实打实的作战能力,这是整个格局变化带来的震荡。 事实摆在眼前,体系联动和新技术的结合反而更具威力,这不仅是西方忙于修正战略与评价系统的问题,更是全球军事格局的一次巨大提醒。
怪不得老美不敢和兔子搞军备竞赛,还一天到晚求谈判,原来他们家的核武库出了大问题。
【5评论】【4点赞】
老实的坏人
就是歼十能击落F22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