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三笠节的由来及风俗 三笠节(三笠祭り),更广为人知的正式名称是御田植

狐山诗行 2025-09-20 07:40:46

解读:日本三笠节的由来及风俗 三笠节(三笠祭り),更广为人知的正式名称是御田植祭(おたうえまつり),是日本一项非常古老而重要的农耕祭祀节日,旨在祈求五谷丰登。它主要在日本两个地方举行,最为著名的是奈良县樱井市的率川神社(いさがわじんじゃ) 举行的活动。 一、由来与意义 三笠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稻作文化,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关。 1、与三轮山(御笠山)的信仰相关: · 率川神社供奉的三神(媛蹈韛五十铃姬命、狭井大神、玉柱屋姬命)与日本神话中的农业神、守护生命之神密切相关。其中,媛蹈韛五十铃姬命(ひめたたらいすずひめのみこと) 被认为是稻灵的神圣化身。 神社背靠的三轮山在古代也被称为御笠山(みかさやま),被认为是神灵居住的神体山。节日名称“三笠”便来源于此,象征着神灵的恩泽如斗笠(笠)一般庇护着大地和人民。 2、祈求丰收的仪式: 日本以稻米立国,插秧(田植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古人相信,稻谷的生长依赖于神灵的庇佑,因此在插秧季节开始或结束时,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感谢神灵并祈求风调雨顺、秋季能获得大丰收。 三笠节就是这种古老农耕仪式的典型代表,其核心是模拟和神圣化插秧的过程,将其升华为一种取悦神灵的神圣表演。 3、悠久的历史: 率川神社的御田植祭拥有超过1350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公元750年(天平胜宝2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御田植祭之一,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 二、主要风俗与活动亮点(以奈良率川神社为例) 率川神社的三笠节在每年6月17日举行(历史上是旧历四月朔日,后改为新历6月17日)。整个活动庄严华丽,充满了古典韵味。 1、“三少女”(三乙女): 这是节日最核心的角色。会从当地选出三名6-7岁的纯洁女童,她们被称为“早苗女(さなえめ)”。 她们会身穿平安时代贵族风格的十二单衣,化着白妆,乘坐华丽的御凤辇(ごほうれん) 参加游行,象征着降临人间的稻谷女神,是整个仪式中最神圣的存在。 2、庄严的神事与游行: 节日当天,会先在本殿举行神圣的祭祀仪式。之后,队伍会举行“神幸祭”(神明的出游)。队伍由身穿古装的祭司、舞者、“三少女”等组成,从率川神社出发,浩浩荡荡地游行至市区的御旅所(おたびしょ),一路上充满了复古的仪式感。 3、田舞与植秧舞: 在御旅所设置的模拟水田前,会进行传统的“田舞(たまい)”表演。 舞者由被称为“早乙女(さおとめ)”的少女们担任,她们头戴花笠,身穿鲜艳的田间作业服,手持秧苗,在鼓笛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蹈动作模仿插秧、除草、收割等农事活动,优美而富有韵律,是对劳动的艺术化赞美和对神灵的祈祷。 4、实际的植秧仪式: 舞蹈之后,“早乙女”们会真正地下到水田中,进行象征性的插秧。这个过程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将艺术表演与实际的农耕祈祷完美结合。 5、献花与献草: 民众和参与者会向神舆和游行队伍献上菖蒲(しょうぶ) 和艾草(よもぎ)。这两种植物在日本文化中有驱邪避凶的寓意,用于净化仪式,祈求无病无灾。 核心意义:三笠节不是一个普通的庆祝活动,而是一个神圣的农耕祭祀仪式,核心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获得水稻丰收。 视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穿华丽十二单衣的“三少女” 和头戴花笠、跳着优美田舞的“早乙女”。 文化价值:它被誉为“日本最美的插秧节”,完美保留了日本古代祭祀的形态,是了解日本传统稻作文化、神道信仰和古代宫廷风貌的活化石。

0 阅读:0
狐山诗行

狐山诗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