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 很简单的道理,你给魏忠贤一百万军费,他贪了40万,他能打胜仗。 因为他知道最多只能贪40%,多了军饱不够,就会影响军队战斗力。 给一个东林党,他能贪90万,大头兵军饰直接全没,能不投清军吗? 辽东战场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魏忠贤时代,关宁铁骑虽苦哈哈,但饷银稳当,顶住了努尔哈赤的后金。崇祯杀魏后,东林党接手,军费九成蒸发,士兵从抱怨到绝望。1643年松山之战,洪承畴十三万大军被围,饷银拖欠,部队不战自溃,清军轻松包抄。吴三桂那些将领,本来效忠朝廷,可半年无饷,山海关一开门就降了。史料显示,东林党掌权后,税收八成压在穷农民头上,江南士绅几乎零税,国库空虚到发不出守京粮饷。1644年李自成大军南下,北京守军直接开城迎降,不是不忠,是真饿坏了。魏忠贤的四成贪腐,至少让士兵有甲有矛,东林党的九成盘剥,军营里树皮草根成主食。农民军壮大,也因这税收黑洞,陕西大旱本该减税,东林党人还加码,逼高迎祥起兵,很快就席卷全国。崇祯帝多疑,杀袁崇焕冤案,边将寒心,东林党推波助澜,朝堂成斗兽场。清军入关,吴三桂带残部投奔,关宁铁骑成了清朝骨干。明朝276年基业,就这么在军费黑洞里塌了。魏忠贤是毒瘤,但东林党是癌细胞,扩散更快。 崇祯上台时十七岁,母早逝,由庶母拉扯大,本想励精图治,杀魏忠贤清阉党是第一步。可东林党卷土重来,崇祯以为他们是清流,实际党争更凶。钱谦益这些人在阁里互斗,周延儒进进出出,军费拨款成拉锯战。魏忠贤专权虽坏,好歹统一指挥,东林党分赃时各怀鬼胎,银子层层截留。史书记载,崇祯朝税收制度崩,东林党护着江南免税,华北灾民饿死百万,起义军如火燎原。李自成从米脂盐帮起家,很快就打到北京,崇祯煤山上吊,身边无人。魏忠贤的贪腐是明面,东林党的更阴,借清议名义吞军饷,士兵投清时带走武器辎重,直接帮清军壮大。崇祯批奏到蜡烛燃尽,却换不回军心,东林党人还弹劾忠臣,袁崇焕凌迟就是例子。边关将领如祖大寿,困守锦州到弹尽粮绝,东林党遥控户部,饷银遥遥无期。明朝灭亡不是天灾人祸单一,而是这贪腐升级版把军力掏空。魏忠贤扣四成还能打仗,东林党扣九成,士兵不反才怪。 明末财政本就捉襟见肘,魏忠贤在位,辽饷虽乱,但四成扣款后剩的够边军勉强转。东林党上台,推行所谓清廉,实际加剧不公。江南士绅享免税特权,华北农民扛八成税负,1640年大旱,朝廷不减反加剿饷练饷。结果陕西高迎祥起义,很快就联张献忠李自成,席卷中原。史料里,东林党控制内阁,军费百万两到兵营不足十万,士兵典当装备,军力直线掉。魏忠贤贪污建祠,钱花在自家圈子,东林党贪的散在士绅网里,更难堵。崇祯想整顿,内阁却阳奉阴违,党人互斗,财政报告全是假账。李自成大军逼京,国库空到发不出守城粮,士兵半年无饷,开门投降成必然。清军南下,吴三桂降清带走关宁铁骑,明朝残部四散。魏忠贤的四成底线,至少让王朝多撑几年,东林党的九成黑洞,直接挖空了根基。起义军壮大,也因这税收倾斜,穷人无路走,只能揭竿。 锦州是辽东要塞,魏忠贤时代,饷银六成到位,祖大寿守得住。东林党接手,1642年围城时,银子剩薄薄一层,士兵啃树根,城破时整建制降清。史书详载,崇祯朝军费层层盘剥,东林党科道把关,九成留京充公。松山大战,洪承畴大军饷缺,溃败被俘,清军趁虚而入。吴三桂山海关,本是明军精华,1644年李自成破京,饷银断档,他一降了之。魏忠贤贪四成,边将还能操练,东林党贪九成,兵器锈蚀无人管。清军铁骑南下,明军投诚带走马匹粮草,直接助敌。崇祯帝急召群臣筹饷,无人应,东林党人忙着党争。史料如《明史》记载,东林党上台后,辽饷成空谈,士兵饥寒,防线如纸。魏忠贤是明贼,东林党是隐贼,军心散了,王朝就完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崇祯煤山自缢,年仅三十五。魏忠贤尸首示众,东林党钱谦益降清当官,周延儒贬死边陲。明朝亡,清军建大清,关宁铁骑成清骨干。魏忠贤的贪腐留底线,东林党的更狠,掏空军力。史家评,东林党理想脱离实际,党争耗国本。崇祯勤却无谋,杀魏后失衡。明亡多因交织,军费黑洞是关键一环。魏忠贤扣四成打胜仗,东林党扣九成士兵投敌,这道理简单,却坑了大明。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很简单的道理,你给魏忠贤一百万军费,他贪了
陈砚之
2025-09-19 19:44:32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