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官网贴出337-TA-1402案的最新通知,维持行政法官今年7月作出的“不构成侵权”初裁,调查正式结束。这意味着被指控的高强度铝或铝合金涂层钢,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汽车零部件,可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不会被加税,也不会被海关扣货。 整个案子从2024年4月安赛乐米塔尔提交申请算起,到2025年9月终裁,一共走了17个月。原告在诉状里引用两件美国专利,认为多家亚洲钢企和车企的铝涂层钢“微观结构”落入保护范围,要求ITC发布普遍排除令。被告方把生产线数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专利对比文件一并提交,主张关键参数不在专利红线内。行政法官审查后认定证据不足,初裁不侵权;ITC五位委员复审后依旧找不到漏洞,于是盖章维持。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终裁最直接的影响是“不用改线”。一位给北美供货的越南钢厂销售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如果被判侵权,公司准备把后续订单转到泰国代加工,额外成本每吨至少抬升60美元,“现在生产线可以按原计划排产,年底的30万吨出口配额不变”。中国宝钢股份内部人士也向界面新闻确认,涉案产品对美出口正常进行,没有收到海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 市场方面,上海钢联出口报价平台显示,9月19日热轧商品卷主流美元报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美元/吨,交易员普遍将“337案落地”解读为情绪利好,但成交尚未放量。美国汽车研究中心(CAR)的周报里测算,若ITC发布排除令,北美整车厂平均每辆车成本增加约87美元,“终裁取消风险后,这部分成本压力暂时解除”。 往前看,只要安赛乐米塔尔不在60天总统审议期内向联邦巡回法院上诉,ITC的终裁就会生效,出口通道保持开放。业内人士提醒,337调查随时可能再来,企业把专利检索放在投料之前,比事后应诉更省钱,“一次FTO(自由实施检索)花费大约两三百万元人民币,真被排除在外,丢的可是上亿美元的订单”。 ——评论区说说,你们公司出海前会做专利排查吗?
9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官网贴出337-TA-1402案的最新
森森视野
2025-09-19 17:4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