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有个儿媳妇,她结婚时,一不要车,二不要房,三不要彩礼,结婚那天她母亲叮嘱闺女说,闺女呀,从今天起,以后你就是婆家的人了,到了婆家以后,你可要给我们两口长长脸。 这姑娘叫晓燕,嫁的是村东头的建斌。建斌家条件不好,父亲早年间在工地摔断了腿,母亲常年吃药,家里就靠建斌打零工撑着。当初晓燕跟建斌处对象时,家里人都反对,说她是“跳火坑”,可晓燕认准了建斌老实肯干,说:“钱可以慢慢赚,只要人好,日子总能过好。” 刚嫁过去那阵,村里不少人等着看笑话,背后议论:“没要彩礼的媳妇,在婆家肯定没地位,过不了多久就得闹矛盾。”可晓燕却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每天早早起床,帮婆婆做饭、洗衣,还推着公公去村口晒太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次婆婆的药吃完了,建斌没发工资,手里没钱。晓燕没跟婆家说,悄悄回娘家拿了自己的嫁妆钱,给婆婆买了药。婆婆知道后,拉着晓燕的手哭:“孩子,委屈你了,都是我们家拖累你。”晓燕笑着说:“妈,咱们是一家人,您别这么说,以后日子会好起来的。” 为了多赚点钱,晓燕跟建斌商量,想在村里开个小超市。建斌有点犹豫:“咱们没经验,万一赔了咋办?”晓燕却很有信心:“村里没个像样的超市,大家买东西都得去镇上,咱们开起来肯定有人来。”她跟娘家借了点钱,又找邻居凑了些,终于把超市开了起来。 超市刚开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晓燕没气馁。她每天把超市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摆得整整齐齐,还主动给村里的老人送货上门,不收跑腿费。有次村里的张奶奶想买袋盐,腿脚不方便,晓燕知道后,特意把盐送过去,还顺便帮张奶奶把水缸挑满了水。张奶奶感动得不行,逢人就夸晓燕好。 慢慢的,超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建斌也不用再出去打零工,留在家里帮晓燕打理超市。晓燕还想着帮衬婆家——她给公公买了台按摩仪,帮婆婆治好了多年的老寒腿,还主动提出要帮建斌的弟弟凑学费,让他安心上大学。 村里有人问晓燕:“你当初啥都没要就嫁过来,现在还这么帮衬婆家,不觉得亏吗?”晓燕笑着说:“亏啥呀?建斌对我好,公婆也把我当亲闺女,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比啥都强。我妈当初让我给家里长脸,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是给她长脸了。” 有年冬天,村里下大雪,路面结冰,不少老人出门不方便。晓燕跟建斌商量,在超市门口支了个炉子,煮了热腾腾的姜茶,免费给路过的老人喝。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帮老人扫雪、买菜,村里的老人都夸晓燕是“贴心小棉袄”。 后来,晓燕的事迹被镇上知道了,还评了“孝亲敬老模范”。颁奖那天,晓燕的母亲也来了,看着台上的女儿,眼里满是骄傲。晓燕拿着奖状,笑着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我妈当初的叮嘱,也多亏了婆家对我的好。其实过日子,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只要一家人一条心,再苦的日子也能过甜。” 现在,晓燕的超市越开越大,还雇了村里的几个留守妇女帮忙,给她们开了不低的工资。建斌的弟弟也大学毕业了,回到镇上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村里再也没人说晓燕“跳火坑”了,反而都羡慕建斌娶了个好媳妇,说晓燕不仅给娘家长了脸,还把婆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村里媳妇的榜样。 晓燕常说:“当初没要车没要房,不是我傻,是我知道,真正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堆出来的,而是靠一家人的努力和团结。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儿媳妇买车
我村有个儿媳妇,她结婚时,一不要车,二不要房,三不要彩礼,结婚那天她母亲叮嘱闺女
芦苇飘雪
2025-09-19 17:0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