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李大爷去世后,房产和财产都由唯一的女儿继承,这是李大爷生前立了遗嘱也做了公正的。而李大爷娶的后老伴在一起过了20年,后老伴和他结婚的时候也带了一个女儿一起生活。 消息传出来时,楼道里不少人都替张阿姨——也就是李大爷的后老伴——抱不平。20年啊,李大爷前几年中风卧床,都是张阿姨端屎端尿地照顾,连亲女儿李梅都因为工作忙,一个月才来一次。现在人走了,连套房都没留下,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寒心。 果然没过几天,就听见李家传来争吵声。我在阳台晾衣服,隐约听见李梅的声音:“遗嘱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房子就是我的,您要是实在没地方去,可以先租个房子住,我每月给您点补贴。”张阿姨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梅,我跟你爸过了20年,这房子我也住了20年,你就不能让我在这儿养老吗?我那女儿刚结婚,家里也挤不下……” 后来居委会的人来了,调解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李梅态度很坚决,说遗嘱是父亲生前公证过的,不能改;张阿姨则红着眼眶收拾东西,说要搬去女儿家暂住。搬家那天,张阿姨的女儿小雨来帮忙,看着她俩抱着纸箱走出单元门,不少邻居都偷偷抹眼泪,有人小声说:“李梅这孩子,怎么这么狠心。” 可没过半个月,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那天我下班回家,看见李梅提着水果往张阿姨女儿家走,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后来才知道,李梅主动去找了张阿姨,说要把房子的一半产权过户给她。这事儿在楼道里炸开了锅,大家都纳闷,李梅怎么突然变了主意? 直到有天跟楼下王婶聊天,才知道了缘由。原来李梅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张阿姨这20年的记账本。每页都记得清清楚楚:“2010年3月,给老李买降压药,58元”“2015年11月,老李感冒,熬姜汤”“2020年9月,老李中风,雇护工,每月4000元(用我自己的积蓄)”。最底下还有一张纸条,是张阿姨写的:“只要老李好好的,我啥都不求。” 李梅看着记账本,想起父亲中风后,自己每次来都只待两小时,就以工作忙为由离开,而张阿姨每天凌晨就起来给父亲按摩,晚上还要起来好几次帮父亲翻身。有次父亲清醒时跟她说:“你张阿姨是个好人,以后你要多照顾她。”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才明白父亲的意思。 更让李梅愧疚的是,她还发现了一张银行卡,里面有5万块钱,是张阿姨攒的养老钱。父亲去世后,张阿姨怕给她添麻烦,从来没提过这钱,反而说自己还有积蓄,不用她补贴。李梅拿着银行卡和记账本,越想越难受,当天就联系了律师,决定把房子的一半产权给张阿姨。 过户那天,张阿姨拉着李梅的手,哭得说不出话:“小梅,你这是干啥,遗嘱上不是写着给你吗?”李梅也红了眼:“张阿姨,这房子本来就该有您的一份,这些年您照顾我爸,比我这个亲女儿做得都多。以后您还住这儿,咱们还是一家人。” 现在,张阿姨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李梅每个周末都会来,有时带着孩子,有时买些菜,跟张阿姨一起做饭。楼道里经常能看见她们俩一起散步的身影,张阿姨牵着李梅的手,像亲母女一样。有次我碰见她们,张阿姨笑着说:“小梅这孩子,现在比我亲闺女还亲。”李梅也笑着说:“张阿姨本来就是我妈。” 后来有人问李梅,后悔把房子分出去吗?李梅摇摇头:“不后悔,钱和房子都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最珍贵的。我爸虽然走了,但他教会我,要懂得感恩,要善待那些对我们好的人。” 是啊,遗嘱能决定财产的归属,却挡不住人心的温暖。张阿姨20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李梅的幡然醒悟,也让这份跨越血缘的亲情,有了最好的归宿。楼道里的邻居们都说,现在每次经过李家的门,都能听见笑声,那笑声里,满是幸福和温暖。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邻居李大爷去世后,房产和财产都由唯一的女儿继承,这是李大爷生前立了遗嘱也做了公正
芦苇飘雪
2025-09-19 16:0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