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萨德谜局:为敌“挡弹”为友“放行”,咋回事? 当地时间 9 月 13 日晚,沙特麦地那夜空被导弹拦截的火光照亮,沙特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巴勒斯坦 -2”弹道导弹。然而,3 天前以色列 15 架 F -15I 战机携带空射弹道导弹横穿沙特领空,全程 1400 公里未触发任何防空警报,最终命中卡塔尔目标。如此“双标”表现,沙特这波操作实在令人费解,难道 150 亿美元买来的 6 套“萨德”,竟是美国安插在中东的“战略傀儡”? 从“集体失明”到“精准拦截”,48 小时内上演魔幻反转。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堪称“教科书级奔袭”,15 架战机从内瓦蒂姆基地起飞,沿红海低空飞行,避开雷达监测后发射 10 枚空射弹道导弹,以超 10 马赫速度横穿沙特东部沙漠,沙特防空系统竟毫无反应。反观 9 月 13 日晚,“萨德”拦截胡塞武装号称 16 马赫高超音速、射程 2150 公里的“巴勒斯坦 -2”导弹时,从雷达锁定到发射拦截弹仅用 8 秒,这巨大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沙特官方态度更是耐人寻味。年初拦截胡塞射向吉赞省油田的导弹时,沙特军方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称“保卫了国家能源安全”;而此次拦截飞向以色列的导弹,沙特国防部全程沉默,直到民间视频刷屏后,才由美国中央司令部“代为”证实。这就像花重金请了个保镖,却发现保镖只听雇主的雇主指挥,沙特岂不成了“冤大头”? 沙特 2017 年以 150 亿美元天价购入 6 套“萨德”系统,宣称打造“中东最坚固的防空盾牌”,可现实却很打脸。这些系统从雷达操作到拦截决策,核心权限全在美国手中,沙特每年还要支付数亿美元维护费,连拦截弹补给都要向美国“申请”。此次拦截消耗的价值 1270 万美元的拦截弹,还是 2024 年的“加急订单”。 沙特的尴尬,折射出整个中东的“美制武器依赖症”。卡塔尔花 420 亿美元买萨德,连雷达开机时间都要美国批准;阿联酋引进 F -35,核心火控代码被美军锁死。这些海湾国家用石油美元堆砌起“豪华防御圈”,却发现钥匙不在自己手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胡塞武装的“巴勒斯坦 -2”导弹是伊朗技术输出的“低成本产物”,造价不足萨德拦截弹的 1/10,却逼得沙特为以色列的安全“买单”。美国左手卖萨德给沙特,右手默许以色列“借道”空袭,这波“中间商赚差价”的操作,实在是高。 当沙特的夜空因拦截弹的火光而亮如白昼时,不禁让人思考:沙特花 150 亿美元买来的“盾牌”,为何总是在别人需要时才举起?如果沙特国防大臣,会甘心继续当这个“付费守门员”吗?
沙特萨德谜局:为敌“挡弹”为友“放行”,咋回事? 当地时间9月13日晚,
中东观察站
2025-09-19 06:18:11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