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为什么我们安全员这么辛苦还有这么多事故? 尊敬的董事长: 您好!

雪巧的职场 2025-09-19 01:23:15

董事长,为什么我们安全员这么辛苦还有这么多事故? 尊敬的董事长: 您好! 近期与公司安全员交流时,他们的困惑让我深有感触:每日穿梭车间查隐患、熬夜做培训、节假日值守,可事故仍未杜绝。这份“辛苦难换安全”的困境,并非安全员不尽责,而是管理体系需优化。在此,我结合实践提出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供您参考。 一、问题根源:安全管理陷入“三个错位” 1. 责任错位:大家默认“安全是安全员的事”,将风险管控压给少数人。但生产中设备24小时转、员工操作多变,安全员再细致,也盯不住所有细节——比如员工临时省的安全步骤、设备隐蔽处的小磨损,这些“漏网风险”终会酿成事故。 2. 重心错位:安全员多在“事后整改”,比如反复修松动的防护栏、劝离堵通道的货物,却没从源头建机制(如防护栏定期检查、通道使用规范),导致问题反复,陷入“整改—复发”循环。 3. 参与错位:生产、设备等岗位觉得“安全与己无关”,整改时应付了事。比如仓库消防通道堆货,安全员催一次挪一次,没从根本规划储物区,安全员的辛苦成了“独角戏”。 二、改进建议:构建“全员防风险”体系 1. 划清责任,让安全不再是“单人活” 把安全职责写进各岗位说明书:操作工要懂“岗位3个高风险点怎么避”,维修工要做“设备维护前2项安全检查”,并和绩效挂钩,让“管安全”成全员任务。 您牵头在经营会加“安全议题”,倒逼各部门重视,避免安全“边缘化”。 2. 转变角色,让安全员从“检查者”变“赋能者” 安全员少做重复排查,多编《岗位风险手册》、教员工识风险,让每个岗位都能“自己防隐患”。 每周开“风险预判会”,各部门报潜在风险(如新工序、老设备),按风险等级优先解决,把事故掐在萌芽。 3. 建机制,让全员主动“防风险” 搭个简易反馈小程序,员工拍隐患、标位置就能提交,责任部门24小时内回应,安全员跟踪闭环。 设“安全奖励金”,评“安全之星”,对发现风险、提建议的员工给奖励,让“防风险”有动力。 董事长,安全员的辛苦值得肯定,而让这份辛苦见效,需体系支撑。以上建议可先试点,再逐步推广。若需细化方案,我随时配合。 此致 敬礼! 署名 日期

0 阅读:14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