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表示,普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结束战争 普京想的,和世界要的,压根不是一

老阿七说史 2025-09-18 11:39:42

约翰逊表示,普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结束战争 普京想的,和世界要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就在外界对俄乌战事何去何从争论不休时,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突然重磅发声,要想结束战争,普京就得“醒一醒”,把“重建帝国”的幻想彻底扔进历史垃圾桶。 这一番硬话,像一记重拳打进克里姆林宫,也再一次点燃了西方内部关于“如何对俄”的分歧。 约翰逊的这番话,并非一时情绪,而是他一贯强硬立场的延续。 战争打到今天,谁也不敢轻言结束,但在他看来,真正卡壳的,不是前线,而是普京的脑子,西方能做的,就是用更大的压力,把这场“认知战争”打到普京认输为止。 约翰逊的话,直接戳穿了一个核心问题,普京不想谈判,不是因为谈不动,而是压根不想停。 在他眼里,战争不是为了领土,而是为了历史,他还在幻想乌克兰能回到俄罗斯的“怀抱”,重建一个“苏联2.0”。 这不是军事问题,是心理问题。 约翰逊原话说得很直白:“必须锤击普京的头,让他明白乌克兰不属于他。”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点出了西方对战争性质的判断,这是一场认知战,只靠战场上拼枪拼炮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打碎克里姆林宫的战略幻想。 《金融时报》就曾指出,普京的战略根源在于“历史复仇主义”。 他不承认乌克兰是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将其视为“失而复得的领土”,这种视角,注定了他不会轻易退让,因为退让意味着承认失败,承认“帝国梦”破灭。 而西方要做的,就是让他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那怎么让普京“意识到这一点”?约翰逊给出的答案是,西方不能再犹豫,必须立刻行动。 但他也不是主张直接派兵,而是提出一种“后方作战”的支持模式,训练乌军、提供情报、加强后勤支援和武器交付。 他强调,西方的角色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当好“后方大脑”和“弹药库”。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过去一年,欧美国家联合为乌克兰培训了超过六万名士兵,涵盖战术指挥、无人机操作、反坦克作战等内容。 英国本身就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训练任务,约翰逊认为,这种“幕后支援”不但效率高、成本低,还能有效拉长俄方战线,消耗其资源和意志。 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信号:西方不会退出这场战争,无论打多久,都会站在乌克兰背后。 这种“拖不垮”的姿态,才是真正让普京头痛的地方。 除了军事上的“后方支援”,约翰逊还提出了更具争议性的建议,把冻结在西方国家的俄罗斯资产,直接转给乌克兰。 这一步,可不是简单的经济制裁,而是“割肉”级别的施压。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俄方在G7国家被冻结的资产高达三千亿美元,约翰逊的意思很明确,你打仗,我买单?不可能。 既然乌克兰在流血,那俄罗斯的钱就该用来止血。 这一提议在国际上引发不小争议,比如《环球时报》就指出,这种做法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还可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信任造成长远损害。 毕竟,今天是俄罗斯资产被挪用,明天会不会轮到其他国家? 但约翰逊不管这些,他更看重的是效果。 他认为,只有“打疼”普京,才能让他坐上谈判桌,光靠口头谴责、象征性制裁,那叫“姿态”,真正能让他心慌的,是“动真格”。 从约翰逊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终点,不在前线,而在普京脑中那根“帝国神经线”什么时候断,他的逻辑很清晰:战争不是靠乌克兰赢下来的,而是靠普京认输了结尾。 但要让一个执意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领导人认输,靠讲道理显然不够,必须靠硬实力,不仅是武器,还有经济、信息、政治多维度的压迫。 约翰逊的言论,也代表了西方内部越来越强硬的声音。 尤其在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美国对乌援助不再“毫无上限”的背景下,欧洲国家被迫承担更多责任。 这时候,像约翰逊这种“老强硬派”的声音,就成了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战争走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事,更是一个关于认知、现实与代价的角力。 约翰逊的话语虽然犀利,但点出了问题的根本,只要普京还在做“帝国梦”,和平就无从谈起,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西方的多维度压力,能否让普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不能,这场战争恐怕还要继续在现实与幻觉之间拉锯。 而国际社会,也必须在“继续施压”和“寻求外交”之间,找到一条不被幻想绑架的出路。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沉入海底的烟火

沉入海底的烟火

2
2025-09-18 12:45

约翰逊是值得尊重的一个人

lion

lion

2
2025-09-18 12:28

这个约翰逊最坏,俄乌双方几十万条人命就是他的杰作!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1
2025-09-18 13:25

乌克兰死几百万人都约翰逊造成的是罪大莫极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