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马德里会谈上收起了拳头,转头却让贝森特去忽悠欧洲,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自己不敢硬碰,就想找个替死鬼”?问题是,欧洲真有胆子替美国出头,在对华问题上当那个出头鸟吗? 这次第四轮中美经贸谈判结果很清楚:TikTok问题,中方寸步不让,美国只能往后缩。何立峰的表态直截了当——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必须维护。这话背后是一整套硬实力撑腰:美国想掐断,但代价比他们想象的高得多。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博弈逻辑,美方想用拖延战术逼退中国,结果被反手压住。 贝森特显然很不甘心。会谈一结束,他立马对欧洲喊话,意思是“你们先去对中国加税,我们再跟”。说白了,美国不敢自己扛风险,却想把欧洲推到火线上。甚至还拿印度来当例子,说对印度挥了关税大棒,最后逼出成果。可问题是,印度市场体量和中国能比吗?印度被收拾两下还能服软,中国可不是那块料。 欧洲也不是没被美国坑过。电动车关税闹剧还没完,欧盟出口商已经被中国的反制措施卡得够呛。再这么瞎折腾,欧洲真就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了。更何况,欧洲的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远超美国,德国汽车、法国农产品,哪个能经得起对等反击? 贝森特打的算盘很简单:美国不想在对华问题上继续丢分,又舍不得彻底放弃打压,只能让欧洲去试水。但这套逻辑站不住脚。欧洲政客嘴上可能跟着附和,真要签文件下死命令,反弹声浪比谁都大。毕竟欧洲经济已经疲软,再丢掉中国这个市场,恐怕连自家老百姓都会骂娘。 笔者认为,眼下的关键点在于,美国的关税战术已经被证明是“纸老虎”。中国的回击让他们明白,强硬姿态只能吓唬人,真刀真枪碰上,中国能打回去,美国自己却要流血。于是美国现在搞“转嫁风险”,想让别人去试。可欧洲心里很清楚,一旦真当了出头鸟,最后被收拾的只会是自己。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很讽刺:美国敢吼不敢打,欧洲想看不敢动。中方则是明确亮态度,谁要动手就等着被反制。这就是现实博弈,硬实力决定话语权,不是谁嗓门大就能赢。 参考资料 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问题——环球网2025-09-15 06:49 这次中美经贸对话传达出哪些讯号?凤凰评论员解读2021-05-27 21:05:59
欧盟:“舔谁不是舔,要舔就舔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近日,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
【172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