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对俄罗斯提供武器,并放出狠话说,如果中国真想在国际舞台上坐进“世界大国”的位子,同时躲过欧洲和美国新一轮制裁的风暴,就得想办法逼普京停下对乌克兰的战火。 奥地利平时在国际事务中虽然不常抢镜,但这次敢这么说,显然是背后有整个欧洲的情绪在推。 从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欧洲不少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就挺复杂,说希望中方能发挥影响力,又处处提防中国和俄罗斯靠得太近。 这种又想合作又怕被牵连的态度,其实早就埋下了今天这番话的伏笔。 但问题在于,这种指责站不住脚,中国从来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军援,这一点中国在多个场合都说得很清楚。 不只是外交部表态,联合国会议上也多次有中方代表明确澄清,西方那些所谓的证据,很多时候连基本的出处都拿不出来,更多是出于猜测和政治判断。 中国在整个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不偏不倚,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也没有借战争从中牟利。 中国的做法其实很明确,那就是推动和平,哪怕各方立场不一样,但中国一直在强调,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武力硬扛。 中方去年还专门提出了和平倡议,虽然没被西方媒体广泛报道,但不少发展中国家是认可的。 中国也多次呼吁国际社会不要拱火,不要搞阵营对抗,说到底,中国更希望看到稳定的全球局势,而不是长期的乱局。 奥地利这番话,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欧洲现在的焦虑,战争拖到现在,欧洲国家早就吃不消了。 一边要给乌克兰提供军援,一边自己经济也在下滑,民众不满情绪在积聚,能源价格也没完全压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希望有新的力量出来稳住局面,而中国,正是他们眼中那个“该做点什么”的角色。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中俄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战略互信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对待某些小国那样去对俄强硬施压。 奥地利还提到,如果中国不配合,就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欧美制裁,这种话说得很重,但真要落实起来,欧洲能不能承受住,也是个问题。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联系非常紧密,一旦真动起手来,吃亏的不止是中国,欧洲很多企业、产业链也得跟着遭殃。 总的来看,奥地利这番话虽然声音大,但真正能产生的压力有限,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清楚,既不支持战争,也没有军援俄罗斯,更不会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各国可以有不同立场,但如果一味把责任往中国头上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局势更复杂。 和平不是靠施压得来的,而是靠各方坐下来谈出来的。中国愿意做的是搭桥铺路,不是背锅挨打。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奥地利外长怂恿:中国是大国,要劝俄罗斯谈判》
俄罗斯,刚刚给欧盟,划下了一条“同归于尽”的红线!必须看清,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70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