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表示:“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各种欲望,各食其能,各谋其力,如果一个民族的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字字诛心,发人深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身边讨论 “搞钱” 的人越来越多,朋友聚会聊的不是怎么提升自己、怎么为社会做点事,反而满是 “怎么快速赚大钱”“哪个行业来钱快” 的话题,甚至有人为了短期利益,不惜放弃本该坚守的道德底线。 这种现象,其实早就被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看在眼里,他一番话直接点破了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听完都忍不住反思。 王德峰教授提到 “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 这个观点,他说的 “欲望”,不是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正常追求,而是那种过度膨胀、只看重功利却忽视道义的心态。 就拿前些年的一些行业来说,有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用虚假宣传忽悠消费者,明明产品质量不达标,却靠着花哨的营销手段卖高价。 还有些人在求职时,眼里只盯着薪资数字,根本不考虑自己能不能胜任岗位、能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入职后稍微遇到点困难就跳槽,完全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这些情况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确实真实存在,也在悄悄影响着一些人的价值观。 不过大家也别觉得这是咱们国家独有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类似的阶段。关键是咱们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咱们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一直在强调 “精神文明建设”。就拿乡村振兴来说,现在很多农村不仅盖起了漂亮的房子、修好了宽敞的马路,还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会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技能培训班,还有志愿者上门帮老人解决生活难题。 在这些地方,大家不再只比谁赚的钱更多,而是比谁家风更好、谁更乐于助人,整个乡村的风气都变得越来越淳朴。 再看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公益活动,周末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去社区做垃圾分类宣传、去山区支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 “重道义” 的种子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 更值得骄傲的是,咱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从来都是讲道义、有担当的大国。比如在全球疫情期间,咱们国家不仅自己控制住了疫情,还向 12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 22 亿剂疫苗,帮助其他国家一起对抗病毒、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咱们主动提出 “双碳” 目标,还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建设新能源项目,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些做法,正是 “重道义” 的最好体现,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 王德峰教授的话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不是因为他在 “唱衰” 社会,而是因为他点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醒大家不要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弄丢了最珍贵的道义。 毕竟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更体现在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上。现在咱们国家已经在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道义、坚守初心,但这个过程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那么大家不妨想想,在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 “重功利、轻道义” 的事情?又或者你见过哪些让人暖心的、坚守道义的行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一起聊聊咱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既追求美好生活,又不丢道义的人。
“说得太直白了!”复旦教授一句话,把全场说愣了,网友:像是骂醒我!9月初,一场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