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一出,顿时让外界觉得美国的外交风向变了,要知道,不久前的气氛可不是这样,当

地球仪暗战 2025-09-16 11:19:10

这番话一出,顿时让外界觉得美国的外交风向变了,要知道,不久前的气氛可不是这样,当时是特朗普带头喊话,要北约盟友一起来围堵中国,用关税作筹码向北京施压。 当时的基调还是强硬、直接的,但没过多久,财政部长这番表态,却像是收了收手,把焦点从加征中国关税转到了欧洲能源问题上,好像是在说:这事,先看你们的态度再说。 美国话锋为什么转了,这 得先看看欧洲面临的能源窘境,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看似同步制裁俄罗斯能源,可操作层面留了不少“活口”。 有些欧盟国家担心一刀切会伤到自己的供应,就继续从俄方进口,另外一些则借道印度等第三方,把俄油买回来换个“身份牌”再进欧盟。 这种玩法虽然形式上没触碰禁令,但实际上还是让莫斯科的钱袋子撑了起来。 在美国眼里,这就等于欧洲嘴上说削减俄罗斯收入,手上却没真放开。 贝森特的潜台词很清楚:你们先在能源上动真格,我们再谈针对中国的事,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不愿意单枪匹马冒风险,要大家一起“下水”。 这背后还有中美最近一连串接触的影子,华盛顿渐渐意识到,只靠关税吓唬,很难让中国在核心利益上做出退让。 而且特朗普团队需要在国际事务上拿些“成绩”回去交差,不然国内难免有人挑刺。 既然北京这边没捞到想要的成果,那就把关税这个热点甩给欧洲,让他们顶一阵子,美国自己也能先避避风头。 其实美国玩这一套并不新鲜,过去在贸易、安全等议题上,他们就常通过“绑”盟友一起上阵来分担成本。 这次的区别是战场在乌克兰,矛头对准的先是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如果欧洲内部还在拉扯,制裁根本打不痛俄罗斯,更别提逼它在战场上让步了。 对欧洲而言,这无疑是个两难。彻底切断俄能源,对经济是实打实的打击,尤其冬天快到了,天然气、石油价格可能飙升,普通人生活成本也会跟着涨。 如果再叠加美国希望的对中加税,冲击就更大了,哪怕是经济体量大的国家也得掂量掂量,所以他们会不会迅速按美国的思路调整,还是个未知数。 可以看出来,美国这回是把路线绕了好几道弯,不直接盯着中国,而是先推欧洲上台,等他们在能源和贸易上站队,再考虑联手动关税这招。 这既能延续施压的姿态,又给自己留了回旋余地,反过来说,如果欧洲不买账,美国可能就会换个目标发力,减少在对华关税上的投入。 关税只是谈判的一枚棋子,中国这边没下成,美国就希望欧洲接手,用他们的动作为自己争更多筹码。 当然,这一招也有风险,在欧洲本就经济压力不小的情况下,再被按着头去切能源、搞关税,反弹情绪可能随时爆发。 一旦那样,美国可能还得重新调盘,回到原点。

0 阅读:646
地球仪暗战

地球仪暗战

用地图解析大国角力,谁在改写世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