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肾虚还是湿热?该温补还是清利?我之前发过一些病例,试图说明温病学派冲破温补学派

梦菡聊健康 2025-09-15 10:14:12

是肾虚还是湿热?该温补还是清利?

我之前发过一些病例,试图说明温病学派冲破温补学派藩篱之必然性,这一点在夏、长夏、秋,尤其值得注意,在江南尤其值得重视。

一36岁男性,年纪不大,慢性病不少,甲状腺Ca做过手术,近二年血糖偏高,脂肪肝,转氨酶偏高,身体感到沉重、疲乏、懒得动,怕冷,易腹泻,脉濡涩难寻,舌质暗,苔薄白,舌边齿痕,这就很像所谓的“肾虚”,且是阳气不足。

我观患者体型肥胖,知其善啖,平时口干口苦,血糖高,脂肪肝,这不是阳虚而是湿热,不是不足而是有余,加之江南长夏,天气晴暖,秋阳以曝,火之余炎未熄,宜清利湿热,予三仁汤合葛根芩连汤。患者复诊第一句话就问我,医生,这个药会影响打呼噜吗?我说打呼噜中医讲是痰热阻滞于气道,去其痰热,打呼噜应该能改善,他说对啊,我老婆说我打呼噜比原来轻了,她睡眠都变好了[笑cry]

他又接着说,他去年秋天也看过中医,总是上火,不停上火,后来药没能坚持吃完,我一看是温补脾肾之品,愈发坚定继续清利湿热的治疗方案!

虚和湿热,辨证有疑似之处,不然医生也不会给他温补,但总有些蛛丝马迹可以鉴别,比如口干、口苦、口黏、口臭,目涩、目赤、羞明畏光、眼屎多,打呼噜,咽喉不清利、疼痛、黏痰,小便黄短、味道大、混浊,大便协热下利(臭、黏、吃辣更甚),这些可谓“独处藏奸”,提示医者不要滥用温补,而应该先把三焦的垃圾清干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从金元四大家的丹溪提出痰火,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到清朝江南温病学盛行,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这边太热了,一年有半年是夏天,尤其农历六七月份,气温持续在35℃以上,这种情况下,民病暑热、暑湿太普遍了!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梦菡聊健康

梦菡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