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国接壤,哈萨克斯坦为何舍近求远,将85%的石油卖给欧洲? 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国土面积大得吓人,横跨欧亚大陆,还和中国分享了上千公里的边境线,按理说石油这种东西,运到邻居家该是最省事的选择。可实际情况呢,大部分原油还是往西走,流向欧洲市场。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里,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中,欧洲拿走了70%到80%的份额,就算最近数据有所波动,也还是这个格局。为什么不就近卖给中国? 先说地理这档子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靠近里海盆地,那里油田密集,像腾格化、卡拉昌达克这些地方,储量占全国九成以上。从这些油田到欧洲的路子,早就在苏联时代就铺好了。1960年代开始,管道网络就朝着黑海方向延伸,现在的里海管道联盟(CPC)是主力通道,哈萨克斯坦94%的石油出口都得通过俄罗斯境内运出去,直奔欧洲港口。反观东部边境,中国那边接壤的地方,基本没啥大油田,戈壁滩和山区居多。要想从西部油田调油到中国,得先跨过整个国家,建新管道的成本高得离谱。2005年通车的阿特劳-阿拉山口管道是条例外,但它主要服务东部小油田,运量有限。结果呢,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出口路线就这么被历史和地形锁死了,舍近求远不是不想,而是没法子。 经济上,欧洲这块市场对哈萨克斯坦来说,简直是金主爸爸。欧洲工业化程度高,炼钢、化工、汽车这些行业一天不烧油就转不动轮子,对原油需求量大不说,还愿意出高价。拿2024年的数据来说,哈萨克斯坦对欧盟出口石油占总出口的七成多,每桶能多赚几美元。相比中国市场,虽然中国也需要能源,但价格相对稳定,溢价空间小。再加上欧洲早年投了不少钱进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开发和基础设施,雪佛龙、壳牌这些巨头从1990年代起就进场,帮着建炼厂、铺管线,现在这些投资得回本啊。哈萨克斯坦政府算这笔账,自然优先满足老东家。要是中国这边想多买,得额外砸钱建东线管道,短期内不划算。话说回来,哈萨克斯坦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2024年原油占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欧洲这头稳定的高价买家,让国家财政喘得过气来。 政治层面也绕不开。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急需外部援助重建经济,欧洲和美国伸出手来,提供贷款、技术支持,还帮着拉国际投资。1990年代,欧盟给的援助就上亿美元,用于能源项目,这让哈萨克斯坦在外交上更偏向西方。纳扎尔巴耶夫当政那会儿,推动多向量外交,但能源出口还是以欧洲为重心,这样能平衡俄罗斯的影响力。俄罗斯呢,虽然管道在它手里,但哈萨克斯坦也得防着它卡脖子。结果,石油成了外交筹码,欧洲市场不光买油,还买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地位。反观中国,虽然两国关系稳固,是“一带一路”的铁杆伙伴,但哈萨克斯坦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早年合作起步晚,1997年才开始收购当地石油公司,起步时份额小。 当然,哈萨克斯坦也不是一味盯着欧洲不放,多元化这事儿他们早就在琢磨。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俄罗斯,CPC管道运力受限,哈萨克斯坦出口量直线掉,2025年第一季度对欧盟、中国、俄罗斯三家都降了20%以上。国家开始加速调整,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比例。2021年对华出口就破500万吨,2024年更翻番,占总出口的10%左右。中哈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也上马,运量从每年1000万吨扩到2000万吨。中国企业像中石油、中石化,不仅买油,还投钱开发油田,帮哈萨克斯坦升级设备。这不光是卖油,还带基建、物流合作,哈萨克斯坦从中获益匪浅。政府文件里明确写着,到2030年,要把能源出口渠道多开几条,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中亚-中国气管网就是一例。
跟中国接壤,哈萨克斯坦为何舍近求远,将85%的石油卖给欧洲? 哈萨克斯坦这个国
文史啊旺
2025-09-14 21:37:54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