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没忘记为抗战做出贡献的美国人,2015年有两名美国人受邀参加了九三阅兵式

轩叔观察 2025-09-12 17:20:42

中国始终没忘记为抗战做出贡献的美国人,2015年有两名美国人受邀参加了九三阅兵式。[无辜笑] 她们分别是史迪威将军的外曾孙女苏珊·科尔,和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这两位女性的出现,让人们再次想起那段中美并肩作战的历史。 飞虎队的正式名称是美国志愿航空队(AVG),由美国退役陆军上尉陈纳德于1941年组建,当时中国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沿海遭封锁,外援物资运输面临极大威胁。 陈纳德以私人名义招募了99名飞行员和近200名地勤人员,他们中许多人来自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志愿”形式来到中国参与空中作战。 这批飞行员驾驶的是英国设计的P—40战斗机,虽然这款战机在速度和机动性上不如日本零式战斗机,但队员们别出心裁地在机头画上张着大嘴的鲨鱼图案,让飞机在俯冲时显得格外凶猛。 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队员士气,也成为了飞虎队的标志性形象,甚至影响至今——美国空军某些中队仍沿用鲨鱼齿涂装以示致敬。 飞虎队规模不大作战时间只有七个月,但他们的战绩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据官方统计,飞虎队共击落日机497架,自身仅损失73架,战损比接近7:1,这个数据在二战空中作战中极为突出。 他们最重要的贡献是护航保卫滇缅公路这一生命线,保障了大量国际援华物资能够顺利进入中国,仅1941年12月到1942年7月期间,就有超过5万吨军用物资通过这条路线运抵中国。 飞虎队的英勇事迹传回美国后,在媒体上引起巨大关注,《时代》周刊、《生活》杂志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飞虎队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团体。 1942年美国刚经历珍珠港事件,全国上下弥漫着悲愤与抗敌情绪,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迅速将飞虎队故事搬上银幕,拍摄了电影《飞虎队》,海报正是一架绘有鲨鱼齿的P—40战机俯冲的画面,这部电影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这些志愿来华的年轻人不少才二十出头,却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信念,他们每个月工资仅750美元,击落一架敌机还能额外获得500美元奖金,但从后来的史料记录看,金钱并非他们参战的主要动机。 许多队员在战后的采访中都提到,他们参战主要是基于对正义事业的支持,这种朴素的正义感驱动着这些年轻人跨越太平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参与战斗。 战争结束后飞虎队队员中不少人选择回到中国,以各种形式继续支持重建工作,有的成为了中美贸易的早期开拓者,有的在中国的学校和医院工作,延续着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陈纳德将军本人也始终与中国保持着深厚情谊,据其家族成员透露,陈纳德经常向家人讲述在中国的经历,他的外孙女嘉兰惠也多次公开表示,家族一直珍惜这份跨越太平洋的友谊。 近年来多位飞虎队队员的后代重返中国,走访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参观了昆明的飞虎队纪念馆,寻找父辈当年的足迹,这些活动也促进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 2015年两位将军后裔出席阅兵仪式,成为当年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也体现了两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责任。 飞虎队的鲨鱼头涂装设计灵感其实来自英国皇家空军在北非的P—40战斗机,但正是飞虎队的使用让这个设计真正闻名于世,甚至成为了勇敢和正义的象征。 如今在美国的一些航空博物馆里,仍能看到当年飞虎队使用的P—40战斗机复制品,机头依然绘着那个经典的鲨鱼图案,每年都有许多游客专程前来参观,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 网友们感慨不已: “看到这条新闻真的暖心!历史不会忘记真正的朋友,向飞虎队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致敬!” “鲨鱼牙战机现在看都觉得帅爆了,不愧是传奇队伍,战损比太牛了!” “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忙的年轻人,值得我们永远记住。欢迎他们的后代常来中国看看!” 如果让你对飞虎队队员或他们的后代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