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甚微之际,中方正采取一种新立场:保持对话,但基本不让步。这一立场从贸易谈判团队关键成员李成钢最近对华盛顿的访问中可见一斑。很显然,通过美媒的这一报道,对于我们的谈判策略,美媒终于是回过味来了,那就是中国根本没有单方面对美国让步这一选项。 美国曾以为,此次谈判在美国主场,中国就会让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显然出乎美国意料。但从中国的立场来看,国与国交往应是对等的,平等与尊重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美国妄图让中国单方面让步,只是一厢情愿。 回溯以往,中美贸易谈判之路曲折蜿蜒。特朗普执政时期,双方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在谈判桌上迫使中国就范。像是在 2020年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前,历经 13 轮高级别磋商、20 多次牵头人电话磋商,期间美方多次变更诉求,态度反复无常。 从最初要求中国大幅削减贸易顺差,到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方面提出苛刻条件,无一不是想让中国单方面做出巨大让步。 可中国始终坚守底线,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在关乎国家主权、核心利益以及经济发展权益等原则问题上,中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就拿农产品贸易谈判来说,美国一直希望中国大量增加农产品进口,全然不顾中国农业产业的实际情况与农民的切身利益。 中国虽认可扩大农产品贸易交流的积极意义,但坚决反对美方不合理的要求,主张在保障国内农业产业稳定、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市场调节来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在近期李成钢访问华盛顿期间,这种立场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与美方代表就贸易平衡、市场准入、产业补贴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面对美方在某些议题上的强硬施压,李成钢据理力争,清晰阐释中方观点,强调中国在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会依据自身发展需求与国际规则稳步前行,不会因外部压力而轻易改变节奏。 美媒之所以留意到中方这一坚定立场,与美国自身的贸易困境脱不了干系。特朗普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使中国输美商品税率一度攀升至 145%,可这一举措并未达成美国预期目标,反倒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 美国国内出现罕见股债汇 “三杀” 局面,美元指数下跌、标普 500 指数下滑、10 年期美债利率上升。 美国消费者因高额关税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生产成本飙升,许多依赖中国进口零部件的美国厂商生产受阻。在此情形下,美方急切渴望通过谈判,让中国在贸易政策上做出让步,缓解美国经济压力。 然而,中国并非毫无准备。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国内市场广阔,对美出口产品多元且竞争力强。近年来,中国积极拓展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同时,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增强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中国在电池技术、生产规模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美国即便试图通过贸易限制手段打压,也难以阻碍中国产业前进的步伐。 如今,美媒察觉到中方不会单方面让步,也意味着美国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贸易谈判中的态度与策略。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合作本应互利共赢,任何一方试图通过不合理手段谋取单方面利益的做法,都难以长久维持。 未来,中美贸易谈判若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需摒弃不合理诉求,以平等、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开展对话,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此才能推动双边贸易关系重回正轨,实现共同发展。 实力决定话语权。我们有自己的节奏和原则,不会因为对方的主场优势就乱了阵脚。美媒现在算是看明白了,我们的态度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有真东西撑腰的。只要我们守住底线,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中美两通电话后,新一轮关税谈判立刻提上日程,比想象的早得多!美国财政部刚刚通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