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

历史透视眼 2025-09-11 04:10:09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那么,钱都去哪里了呢? 美国国债已经突破了37万亿美元。 财政部官网挂出的数字不会说谎,这不是预测,是实打实的欠账。 每五个月就涨1万亿,这是过去25年来从未有过的速度。 联邦预算赤字也是个黑洞,仅仅一个月就亏了2890亿美元,钱从哪来,全靠发债。 现在美国一年仅仅为了付利息,就得掏出超过一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整个国防预算。 过去的借款,今天变成债务利息;现在的利息,又推动未来的新债。 财政收支像是装了个永动机。 不只是美国。 法国的债务也让总统马卡龙焦头烂额。 今年,法国总理又换了一个。 Bayrou才刚上任,议会就不信任他。 预算改革一推就崩盘。 总理必须下台,法国内阁集体改组。 这是五年里第五次。 原因也很简单,钱不够花,债太多,财政改革没人支持。 法国目前债务占GDP比例已超116%,每年仅利息支出就是天文数字。 马卡龙希望削减福利,控制支出。 一提到养老金改革,全国示威立马升级,警察连夜进驻。 街头抗议者喊着“挡下这一切”的口号,甚至有人开始号召阻断全国交通。 总统府不得不出动数万军警稳局。 这不是“危机感”,这是实打实的缺钱。 再看日本,政府债务是GDP的两倍以上,全球最高。 主要债主不是别人,是日本人自己。 银行、保险公司,还有日本央行,几乎买断了政府债。 这只是缓兵之计,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金支出越来越大,税收却上不来。 每年靠卖债填坑,迟早是个窟窿。 即使利率很低,也扛不住这样反复地加杠杆。 英国也好不到哪去,债务超过GDP的101%。 财政部每次预算发布会,记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钱从哪来?” 英格兰银行刚加完息,财政部长就要打补丁。 修铁路砍预算,医疗系统喊破产,学校搞捐款度日。 新冠疫情那几年,撒出去的钱现在统统回来了——连本带息。 韩国没怎么上新闻,但它的财政赤字也冲破了政府设定的警戒线。 国会正在讨论是不是要允许更多债务发行,用来填补国防和养老金缺口。 韩国人均收入不低,但社会福利体系支出压力大,加上人口结构变差,政府也得开源节流。 印度这几年一直在讲振兴制造业。 但中央政府的债务已经占到GDP的近90%。 地方政府的债务不纳入统计。 一旦算进来,比例只高不低。 这意味着印度一边扩大公共支出,一边还在借新债养旧账。 俄罗斯债务率虽然不算高,总债务占GDP大概15%左右。 别被这个数字骗了。 俄财长最近表态,2025年要追加近5万亿卢布借款。 主要还是补军费、稳定国内市场。 国债发出去之后,利率成本压得财政喘不过气。 单是利息就要花掉预算的8%。 再加上俄国长期被西方制裁,海外融资渠道受限,国债只能靠本国市场消化。 融资利率也越来越高,有时候甚至超过18%。 不靠印钞解决,难。 而印钞背后就是通胀。 全球都缺钱,不只是个别国家财政失控。 国际金融协会(IIF)报告指出,全球债务总量已经超过32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超过325%。 增量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中国、法国、德国。 这些国家过去几年应对疫情时大规模放水,财政扩张不断,现在统一进入“后遗症”阶段。 各国政府都在问一个问题:怎么填坑。 美国考虑增税,但碰到企业游说和党争。 法国试图削减福利,抗议者上街游行。 英国想靠发展绿色产业自救,投资要钱。 日本则是靠自己的金融系统“内部循环”,终究躲不过人口负担。 俄罗斯、印度、韩国也各自头疼。 钱到底去哪了? 大部分进了债券市场,变成了纸面数字。 一部分变成疫情期间的大规模援助,还有能源补贴、军费开支、产业补贴。 真正投入基础设施、教育、长期研发的比重,反而并不高。 长期债换来的,是短期安稳。 可现在连短期也撑不住了。 每个月的利息支出,就像信用卡到期那天的短信提醒。 看得见,躲不过。 债台高筑这几个字,已经不是说说而已。 政府不是企业,不能破产,这不等于可以无止境透支。 一旦国债违约或者货币信用失稳,经济系统连锁反应就来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没有钱”。 是“这些国家愿不愿意承认自己没钱”。 有些国家靠金融政策掩盖,比如日本。 有些国家靠结构改革硬挺,比如法国。 还有些国家用政治口水战转移注意,比如美国。 但掩盖不了的,是每一份预算报告上的赤字数据。 只要财政还要运作,债就还得借。 每年都在还钱,但欠的越来越多。 这就是全球最真实的困境。 参考信息: 《美国国债已突破37万亿美元》·新华网·2025-09-09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历史透视眼

历史透视眼

洞察古今,剖析历史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