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承认技不如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刊发《美中较劲引发潜艇军备竞赛》一文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潜艇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航行时更安静,攻击也更致命,相较之下,即便美国潜艇依旧领先,但产能落后却是严重问题,该文也模拟双方潜艇在台海的攻防场景。 在国家重器中,潜艇不像航母或者战斗机那样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它其实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深海之下,潜艇的隐蔽性和突击能力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潜艇技术的快速发展,令人惊叹。 回想起来,我国的潜艇发展历程确实不容易。最早的时候,我们的核潜艇技术比较落后,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那时候噪音大,速度也慢。 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新型的095型潜艇采用了很多创新技术,比如无轴泵喷推进器,这个技术能让潜艇在高速航行时仍然保持很低的噪音水平。简单来说,就是潜艇更难被发现了。 而且中国在潜艇建造速度上也很有优势,有媒体称,我们的船厂年产能可以达到美国的百倍,这个数字确实令人惊讶。当然,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现在我国能够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把潜艇的建造周期缩短到18个月左右,每年能造4-6艘新潜艇。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劳动力短缺、供应链问题等各种原因,每年最多只能造两艘,有时候甚至只能造一艘。 美国潜艇部队现在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他们的洛杉矶级潜艇已经服役快30年了,陆续需要退役,但新的潜艇又跟不上。 到2030年,美国海军核潜艇数量可能会降到46艘左右,低于他们自己认为的最低需求48艘。这个问题在和平时期可能还不明显,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很棘手。 说到台海局势,文章中还模拟了中美潜艇在台海的潜在对抗场景。这个设想确实让人深思。如果台海发生冲突,潜艇可能会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的常规潜艇可以负责近海防御,而核动力攻击潜艇则可能用来阻止美军的介入。另一方面,美国潜艇可能会试图攻击中国的舰船,或者封锁海上交通线。 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现在有3成的攻击潜艇因为维护问题而无法执行任务。这意味着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美国可能无法及时向亚太地区派遣足够的潜艇力量,这个弱点可能会影响美国的威慑力。 并且,我国在战略核潜艇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096型战略核潜艇射程达到1.4万公里,而且性能还在不断优化中,能够覆盖美国西海岸的大部分目标。 这意味着即使中国的核潜艇只在南海活动,一旦美国挑衅,也能对美国本土构成威慑,这种能力的变化对全球战略平衡有着深远影响。 不过也要客观看待,美国在潜艇技术上仍然领先。他们的潜艇正在不断改进,静音性能和作战能力都在提升。美国也在研发新一代的攻击潜艇SSN(X),预计在2040年代开始建造。但问题是,这些未来的计划解决不了当前的需求缺口。 这场水下竞赛不仅仅是军事技术的比拼,更是两国工业制造能力和创新体系的竞争。中国能够快速提升潜艇制造能力,离不开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支撑。从特种钢材到精密仪器,从动力系统到电子设备,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美国传统上的海上优势正在受到挑战。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中美两国,也会波及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态势。 从更广的角度看,潜艇力量的发展也代表着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在现代侦察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潜艇可能是最后还能保持一定隐蔽性的作战平台之一。它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攻击能力,更在于其存在本身就能对敌方形成威慑。 中美之间的潜艇竞赛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涉及技术、工业、战略等多个层面。我国在这方面的快速进步确实令人瞩目,但也要看到美国仍然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未来的竞争格局可能会更加复杂,不仅是数量的竞赛,更是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竞赛。 这种竞争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竞争,既看到进步,也认识到差距,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潜艇技术的进步,实际上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增添了新的力量。
美国承认技不如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刊发《美中较劲引发潜艇军备竞赛》一
一朵奇葩飘呀飘
2025-09-10 14:38:11
0
阅读:106
太阳花
美国要增加军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