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 匈牙利总理宣布! 9月9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表示:“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状态!” 欧尔班的观点确实有些悲观,但他并不是在无的放矢。他觉得,欧盟初始设计目标是跻身世界政治与经济重要参与者之列,且谋划构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然而,事与愿违,现实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英国脱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单独行动,更像是欧盟内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 欧尔班进一步表明,欧盟虽推行了统一货币政策,却欠缺一致的财政政策。此结构性失衡态势,正持续激化内部的分裂因子,令分裂力量不断增强。 说起来,欧尔班并不是唯一一个对欧盟现状表示担忧的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也多次发出警告,称欧盟如果不变革就可能会消亡。 马克龙指出欧盟的经济模式已经严重滞后,过度监管和投资不足使得欧盟在全球竞争中逐渐落后。 数据显示,过去三十年间美国的人均GDP增长了60%,而欧盟仅增长30%,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直接威胁到欧盟引以为傲的社会福利体系和高品质生活方式。 欧盟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在防务和安全领域,欧盟长期以来依赖美国和北约,这种依赖在俄乌冲突中变得更加明显。 欧尔班认为,只要冲突持续,欧盟在防务上就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这也限制了欧盟实施独立贸易政策的能力。 他甚至提出,欧洲应该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而不是一味地追随美国的策略。这种观点在欧盟内部可能不算主流,但它确实反映了一部分欧洲领导人对战略自主的渴望。 欧盟的内部决策机制也显得越来越吃力。不同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歧日益明显,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东部国家与西部地区之间常常难以找到共同立场。 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财政政策上,也反映在对外关系、移民政策和价值观等问题上。欧尔班提到的“分裂力量日渐强大,团结的力量却在减弱”恰恰描述了这种现状。 但欧盟真的会走向解体吗?或许未必。欧盟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危机,从债务危机到难民问题,从英国脱欧到疫情冲击,每次都被预言要分崩离析,但每次都能找到某种方式的妥协。 欧盟的改革能力虽然看起来缓慢,但往往能在最后关头展现出韧性。马克龙提出的“简化冲击”战略,包括深化单一市场、支持跨国并购和培育欧洲龙头企业,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改革方向。 欧尔班的警告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或许正是欧盟所需要的一剂苦口良药。他呼吁欧盟进行“彻底重组”,以增强团结的力量。 这种重组可能意味着更大程度的财政整合,也可能意味着更具弹性的决策机制,允许不同国家以不同速度推进一体化。 欧盟的困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区域一体化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不断的调整、妥协和创新。 欧盟的经验表明,单纯的经济利益不足以维持长久的团结,还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战略目标。同时,过度官僚化和远离民众关切的问题也会削弱一体化的基础。 客观来看,欧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它的社会模式和环保理念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如果欧盟能够正视问题,推动实质性的改革,它依然有可能摆脱当前的困境,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欧尔班的言论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内容的尖锐性,更因为它反映了欧盟内部日益增长的焦虑感。 欧尔班的警告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提醒:只有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欧盟的未来不仅仅关乎欧洲人,也会影响到全球格局的演变。 素材来源:匈牙利总理: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状态 2025-09-09 14:28·南财快讯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61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