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莫斯科外交部大楼的会谈桌再一次成为历史与现实碰撞的“擂台”。 这事儿的背景其实更有意思。 会谈前几天,林芳正刚刚去了广岛和长崎参加核爆80周年悼念活动。可他在现场只字不提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只顾着强调日本是“唯一战争受核爆国”。 俄罗斯驻日大使诺兹德廖夫早就提前放过风,说如果日方继续把纪念活动做成“单方面受害者秀”,莫斯科不会陪跑。 结果广岛和长崎两市真的没给俄方发正式邀请,只通知“可自愿参加”,最后俄大使只去了长崎场。 日本这边的回应却让人感觉有点拧巴。 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东京记者会上重申“我国一贯反省战争”,却死活不肯用“承认侵略责任”这几个字。对于和平条约,他还是老调重弹,说要“解决领土问题后再签署”。 这就和拉夫罗夫提出的“先认错、再谈领土”完全死结了。 更尴尬的是,日本一边喊着反核,一边却把福岛核电站处理水往太平洋里排,这让日本在反核议题上的公信力彻底透支。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在社交平台上贴出日本2021-2025年海洋放射性监测数据对比表,质问“既然怕核,为何把放射性水排进太平洋”。 俄罗斯这次站出来说话,中国网友普遍叫好,不是因为咱们喜欢看热闹,而是因为俄罗斯说出了很多亚洲国家的心声。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直采取“选择性记忆”,记得广岛长崎的核爆,却不太愿意提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做的事。这种不对称的历史观,让周边国家很难真正放心。 再说说核安全问题。俄罗斯外长提到日本缺乏核威胁意识,这话说得在理。 日本作为唯一受过核爆打击的国家,反而在核能安全问题上屡屡出问题。福岛核事故的处理就暴露了很多问题,最近还要排放核污水入海,搞得周边国家都很紧张。 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核安全都管不好,怎么能让世界放心呢? 两国互怼的背后,其实是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周边悄然升级的军事较量。 俄国防部8月30日发布的航拍显示,国后岛岸防部队新列装了“棱堡”反舰导弹系统,射程覆盖北海道东部航道。 日本也没闲着,陆上自卫队在北海道千岁基地部署了美制“陆基宙斯盾”组件,预定2026年形成战斗力。双方都在用硬实力给谈判桌加码,和平条约却越来越远。 根据俄科学院远东所测算,如果2026年前无法缔约,俄罗斯在争议岛屿累计投资将超过2100亿卢布,到时候东京想要回岛屿的经济与法律成本将成倍放大。 德国为什么能在欧洲重新站起来?不是因为经济多强大,而是因为他们真诚忏悔,得到了邻国的谅解。 日本要想真正成为“正常国家”,首先得过历史这一关。这不是要他们永远谢罪,而是要拿出真诚的态度,让周边国家看到他们的改变。 现在世界格局变化很快,大国之间博弈加剧,小国选边站压力很大。但无论时代怎么变,有些道理是不变的:尊重历史才能面向未来,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尊重。 日本要是能想通这一点,对自身、对亚洲都是件好事。 这场会谈最后没有联合声明、没有握手合影,只剩拉夫罗夫一句“记住教训”和林芳正匆匆离开的背影。 世界第二大与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旧账,还在等待一个说得出口、也下得去台的答案。 参考资料:俄罗斯外长敦促日本全面承认二战结果——新华网
日本准备收复北方四岛和库页岛?如果日本真那么干,我们如何应对?最近,日本在北方四
【64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