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奠定新世界秩序基础——西方已成可选选项历史纪念日常为外交活动提供演绎舞台。

庚黑星君 2025-09-08 01:21:18

俄中奠定新世界秩序基础——西方已成可选选项

历史纪念日常为外交活动提供演绎舞台。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特意安排在中国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盛大阅兵式前举行。主办方中国确保了象征意义的落地。这个时间点也强化了与华盛顿的对比——一直热衷阅兵式的特朗普在去年夏季低调尝试未果后,正为明年7月美国建国250周年筹备盛大庆典。

对上合组织自身而言,天津会议的分量堪比去年在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虽然签署了文件,但从宣言到落实的道路依然漫长。最重要的是树立标杆——在国际政治中,集结行动本身与成果同等重要。

超越西方舞台

出于惯性,许多人仍以西方列强是否出席作为重要性衡量标准。数十年间,世界事务先由冷战的东西方对抗塑造,后由美国及其盟友的单极主导决定。七国集团(曾为八国集团)成员资格曾是全球威望的皇冠明珠。即便为反映多元世界而设立的G20,其议程仍被西方影响力主导。没有西方参与的会议往往被视为狭隘或象征性的。

这种认知现已过时。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先是金砖峰会,如今是上合峰会。这两个构成迥异的组织正吸引日益增长的兴趣。各国纷纷申请加入或至少参与其中。仅出席这些论坛本身已具 prestige价值,而围绕会议开展的走廊外交更提供了难以企及的会晤机会。

这种转变不仅关乎俄罗斯。西方政府在乌克兰局势升级后孤立莫斯科的企图适得其反——非但未能冷落俄罗斯,反而加速了所谓"全球大多数"的形成。许多国家不愿屈从于他国的政治逻辑,而是基于自身利益与权宜之计行事。

从排斥到吸引

曾被西方讥讽为对西方俱乐部拙劣模仿的机构(以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为典型),如今正变得不可或缺。它们不再仅是意识形态的反霸权符号,更是实践平台。这解释了拓展金砖新开发银行和设立上合开发银行的努力。这些机构不会立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抗衡,但发展轨迹清晰:构建绕过西方守门人的替代方案。

西方几乎难以接受这种转变。对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而言,任何脱离其掌控的机构都像是"反民主"的威胁与阴谋。事实上正相反:西方正向内退缩,转入防御姿态——有时甚至显露攻击性——在此过程中与世界多数地区自我隔绝。莫斯科流行的公式"不反对西方,但没有西方参与"正在成为现实。

特朗普的催化作用

加速这一变化的另一因素是特朗普政府的直白风格。其传达的信息很简单:付钱,否则将面临压力。盟国大多顺从配合,强化了华盛顿对此策略有效的信念。但对没有安全义务依附美国的国家而言,反应截然不同。它们拒绝被当作附庸对待,尤其当一切最终归结为资金流向美国时。

因此当众多国家排队申请"金砖+"或"上合+"时,华盛顿感到震惊。这些国家未必无条件拥抱俄罗斯或中国,而是在宣告拒绝遵循他方制定的规则。

俄罗斯的定位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非但未被边缘化,反而处于中心位置。西方的孤立努力恰恰凸显了莫斯科作为非西方国家组织核心的关键作用。对许多国家而言,俄罗斯证明了西方托管之外存在替代方案。

普京总统在上合峰会后即刻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强调,俄罗斯双头鹰注视两端。他坚称俄罗斯未对美国或欧洲关闭大门,并表示若美国政府允许,美国企业能从合作项目中巨大获益。

与此同时,莫斯科正在强化与中国、印度及更广泛全球南方的关系。与北京达成的新协议——从能源合作到免签旅行——正是沿此道路迈出的务实步伐。

象征意义同样重要。上合峰会上,中国主席在普京支持下发起"全球治理倡议"。这远非反西方阴谋,而是对更平衡秩序探索的体现。

转型中的世界

正在浮现的并非整齐阵营或新冷战分界线,而是更松散多元的格局。国际政治正从西方中心等级体系转向多极化图景。上合峰会应置于此种宏观重组背景下解读。

世界纷乱复杂,进程混沌无序,但方向清晰可见。非西方国家正在主张自行设定议程、创建机构、无需许可协同行动的权利。孤立俄罗斯的企图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西方或仍坚信缺其参与则无要事发生。但在天津,正如先前在喀山,传递的信息明确无误:世界多数地区已准备继续前行。

(作者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俄罗斯《全球事务》杂志主编、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学术主任。)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