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2024年10月,男子的妻子去医院做微创手术,结果术后被鉴定为脑死亡,几日后离世。让人愤怒的是,在仅40分钟的手术里,麻醉医生竟多次离开,时间长达到23分钟。 广东省医学会的鉴定报告摆在陆先生面前时,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几个字。 这是医疗事故里最严重的等级,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佛山第一人民医院在妻子的微创手术中,因术后监护不到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直接导致了妻子脑死亡。 可就在一个月前,佛山医学会给出的结论还是“不构成医疗事故”,这份天差地别的鉴定,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他早已破碎的心。 2024年10月,陆先生还记得术前和妻子的约定。“就是个微创手术,风险小,过几天就能回家休养。”夫妻俩揣着对术后生活的期待,走进了佛山第一人民医院。 他在手术室外等了不到3小时,等来的却不是妻子苏醒的消息,而是医生慌张的告知:“术后并发症,没自主呼吸了,瞳孔放大,可能脑死亡。” 短短几句话,把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庭拽进了深渊。几天后,妻子的生命体征彻底消失,陆先生拿着死亡通知书,反复问自己:“明明是小手术,怎么就没了?” 带着满心疑惑,陆先生找到当地卫健委投诉,第一次鉴定由佛山医学会负责。当“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结论出来时,陆先生觉得“像被泼了一盆冰水”。 他不甘心,一遍遍地翻找妻子的病历,回忆术后医生的每一句话。 他清楚记得,妻子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时,护士隔了半小时才叫来医生,这难道不是“监护不到位”?他坚持申请重新鉴定,这才有了广东省医学会的那份“一级甲等”报告。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后,陆先生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答案。鉴定报告里逐字列出医院的过错:术后未按规范每 15 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导致早期并发症未被发现; 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时,医生未及时采取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报告最后明确,这是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负主要责任。 拿到报告的那天,陆先生坐在妻子的灵位前,哭着说:“你看,终于有人承认他们错了。” 可这份迟来的 “承认”,并没有抚平陆先生的伤痛。佛山市卫健局随后给出的处理意见,更让他寒心:医院被警告,罚款 2 万元,涉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还在 “走流程”。 “2 万块钱,还不够我妻子住院时一天的费用。” 陆先生对着媒体无奈苦笑,“他们夺走了一条人命,却只付出这么点代价,这到底是惩罚,还是安慰?” 他不是在乎钱,而是在意这份处理背后的态度,仿佛妻子的死亡,只是医院工作中的一个 “小失误”。 陆先生的遭遇,很快在网上引发共鸣。一位佛山网友留言说,自己曾在这家医院看色素沉着,医生说激光易复发,让他花1500元做手术割皮,结果换家中医院,几十块激光就治好了。 “连小毛病都能过度治疗,大手术的疏忽就更让人害怕。” 更让网友愤怒的是两次鉴定的反差。其实,陆先生和网友的愤怒,从来不止为这一件事。 大家害怕的是,当“微创手术”变成“致命手术”,当鉴定结果可以“天差地别”,普通人在医院里,该如何相信自己的生命能被守护? 陆先生说,他现在最想看到的,不是罚款,不是赔偿,而是医院真正把“医疗安全”放在心上。 毕竟,对患者来说,一次疏忽就是一条人命;对医疗行业来说,每一次责任的失守,都是对信任的摧毁。 如今,陆先生还在等涉事医务人员的最终处罚结果,他的家里,还留着妻子术前准备的休养用品。 他说,会一直盯着医院的整改情况,“不为别的,就想让她走得安心,也想让更多人不用经历我这样的痛苦。”而这场“微创夺命”风波,也该给所有医疗机构和鉴定部门提个醒; 生命没有“小事”,责任不容“打折”,只有守住每一个环节的底线,才能让患者放心,让家属安心。 信源:女子在医院做微创手术脑死亡离世,卫健局:医院承担主责 已进行处罚 2025-09-04 16:38·红星新闻
广东佛山,2024年10月,男子的妻子去医院做微创手术,结果术后被鉴定为脑死亡,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07 22:37:2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