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8岁的邓玉芬喜极而泣,她原本以为七个儿子都已牺牲,没想到老三任永兴

帝王心术 2025-09-07 12:04:51

1949年,58岁的邓玉芬喜极而泣,她原本以为七个儿子都已牺牲,没想到老三任永兴竟奇迹般地活着回来了! 那一刻,邓玉芬颤抖的双手轻抚儿子饱经风霜的脸庞,泪水模糊了她满是皱纹的眼角。这位母亲想起了抗战时期那段艰难的岁月,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她的家乡被划入伪满洲国,为了生存,全家被迫搬到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来到密云西山地区开展抗日工作。邓玉芬毅然将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送去参加了游击队。几个月后,她又把三儿子永兴送上了抗日前线。这位母亲的一句"打鬼子,咱不能含糊"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 然而命运的残酷远超想象。1942年春,邓玉芬的丈夫任宗武和四儿子、五儿子在"无人区"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被俘。一夜之间失去三位亲人,这位坚强的母亲擦干眼泪,拉着两个小儿子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 更大的苦难接踵而至。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二儿子永水因战伤不治身亡;最令人心痛的是,在一次扫荡中,为了不暴露藏在山洞里的乡亲们和伤员,邓玉芬不得已用棉袄里的棉花堵住了哭闹的小儿子的嘴,孩子最终窒息在她怀里。 整整七个儿子,六个永远留在了战场上。邓玉芬化悲痛为力量,日夜为八路军做鞋做袜、照料伤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邓妈妈"。她的故事比佘太君更加悲壮,佘太君尚有杨六郎生还,而邓玉芬却是"七子去六子归"。 直到1949年,失踪多年的三儿子永兴突然归来。原来他被俘后历经磨难,最终逃出魔掌,一路乞讨回到家乡。望着衣衫褴褛的儿子,邓玉芬泪如雨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回来就好。" 这位英雄母亲的一生,是中华民族抗战史的缩影。她身上体现的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至今令人动容。邓玉芬晚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1961年出席北京市烈军属代表大会。 1970年农历除夕,79岁的邓玉芬临终前嘱咐:"别把我埋在深山里,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十团的孩子们回来!" 如今在密云区石城镇张家坟村,"英雄母亲"邓玉芬的雕塑巍然屹立。她左手握布鞋,右臂挎针线筐,目光依然眺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亲人和战士们的归来。 她的故事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北京抗战图史》等重要史料,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英雄母亲,当代佘太君》,2021年9月29日发布

0 阅读:31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