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美国写霸总",短剧出海能逆袭好莱坞吗?】女生当出海短剧编剧一月后改变偏见26岁的在美留学生吴玥也乘上了短剧出海风潮。两年前,她从国内一家影视公司辞职,前往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南加大电影学院影视编剧系攻读研究生。
彼时的她,没看过短剧,对短剧的模糊印象就是“互扇巴掌、雌竞、等待男主拯救”,她当时的规划是:毕业回国进影视大厂。机缘巧合进入了出海短剧行业,但吴玥一度对出海短剧产生抵触心理,一方面,她发现短剧的创作门槛和难度远超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个人“道德观较强”,她不太愿意写那些令自己不适的情节。
最后她改变了自己的偏见,短剧不只是娱乐产品,也可能是某一群体的精神出口,那些她曾觉得“狗血”“下沉”的剧情,能产生一种不同于好莱坞叙事的力量,给北美受众带去精神慰藉,“现在让我写强制爱的东西,我也能写”。
对于出海短剧的前景,吴玥比较乐观:“行业走向与签证政策,都由不得我。既然选择了,就尽力做好,减少焦虑。我愿意与这个行业共同成长。”
与行业新人的乐观不同,某出海短剧平台前副总裁、现AI漫剧制作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给出了一个冷峻的判断:“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短剧基本都没什么爆点了,都转去做动态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