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中统元老熊剑东被抓进76号,为了救出丈夫,唐逸君单独找到丁默邨,完事后,丁默邨心满意足对唐逸君说:“放心,你就等着好消息。” 熊剑东出身苏州,早年留学日本,积累了军事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忠义救国军淞沪特遣支队司令,指挥游击作战,在太仓、昆山等地多次打击日军,赢得国民党高层认可。 然而,汪伪政权视他为拉拢对象。 1939年3月7日,熊剑东在常熟地区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捕获,直接关押进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特工总部。这个总部由丁默邨和李士群掌控,成为镇压抗日力量的工具。 中统方面获悉后试图营救,但缺乏有效渠道,导致行动拖延。唐逸君作为熊剑东妻子,同时是中统成员和张瑞京亲信,对局势有清晰认识。她决定亲自介入,寻求解救途径,尽管此举充满风险,因为她本人也可能成为76号目标。 唐逸君为营救丈夫,联系郑苹如寻求帮助。郑苹如是中统特工,曾在上海民光中学就读,而丁默邨是该校校长,两人有师生关系。 郑苹如利用这一关系接近丁默邨,表面上协助唐逸君营救熊剑东,实际执行中统刺杀丁默邨的任务。丁默邨作为汪伪特务头子,掌控76号,与李士群分任正副主任,负责情报和镇压工作。 他同意释放熊剑东,并安排其加入伪税警团担任副司令,作为加入“和平运动”的条件。这反映出汪伪政权对国民党将领的拉拢策略。 唐逸君的行动虽初见成效,但也暴露了中统内部情报,引发后续连锁反应。李士群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操控局势。 郑苹如接近丁默邨的过程充满波折。中统高层视丁默邨为首要目标,多次策划刺杀。1939年12月10日,郑苹如邀丁默邨到家中,但丁默邨警觉未入圈套。 12月21日,又在静安寺附近皮货店设伏,丁默邨察觉异常逃脱,枪战中未受伤。 这些失败导致郑苹如于12月26日被捕,关押进76号。 丁默邨在内部斗争中,利用此事打击对手。李士群借机攻击丁默邨,旨在夺取特务头子职位。 郑苹如被捕后拒不承认间谍身份,但最终在1940年初被汪精卫下令处决。 这起事件暴露了抗日情报战的残酷性。 熊剑东获释后加入伪政权,担任伪税警团副司令,参与镇压抗日活动。这标志着他从抗日将领转变为汉奸。 唐逸君在营救过程中与李士群建立联系,将通过郑苹如求助丁默邨的情况告知李士群。 李士群要求唐逸君引出张瑞京,作为交换条件。 唐逸君约张瑞京见面,利用氯仿迷倒他,导致张瑞京被捕。 张瑞京被捕后投降汪伪,加入汉奸阵营。 这起出卖事件重创中统,造成情报网络损失。李士群通过此类手段巩固76号权力。 随着战争深入,熊剑东和唐逸君的选择带来严重后果。熊剑东在伪税警团中指挥行动,染指同胞鲜血。 1946年苏中战役中,他遭遇国民党部队,被俘后因伤重死亡。 唐逸君背负汉奸罪名,失去庇护,从历史记录中消失。 丁默邨继续在汪伪任职,担任社会部部长等职。 1945年抗日胜利后,他被国民党逮捕,1947年7月5日以汉奸罪处决。 李士群于1943年暴毙,疑似中毒。 这些人物的结局反映出汉奸的下场。 76号作为汪伪特务机构,从1939年成立起成为屠杀抗日者的魔窟。 丁默邨和李士群的权力斗争加剧内部矛盾。 熊剑东事件只是众多拉拢案例之一,汪伪通过释放和任命方式腐蚀国民党成员。 唐逸君的举动虽源于家庭,但导致更大背叛,凸显个人选择在战争中的放大效应。 历史记录显示,此类事件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
1939年,中统元老熊剑东被抓进76号,为了救出丈夫,唐逸君单独找到丁默邨,完事
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09-05 23:48:06
0
阅读: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