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没有亲华派,也不可能倒向中国。我和日本打交道十几年了,接触的日本人大概有几百个,上到社长教授,下到贩夫走卒。每个人由于成长的环境以及所处的阶级不同,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我接触过的这么些人里面,对中国的共同点却有很多。 我这些年跟日本打交道,主要从商务起步,慢慢扩展到社会观察。起初只是公司派我去谈生意,接触企业老板和教授,后来常驻那边,认识了各种人。从高层到基层,他们对中国看法虽有细微差别,但核心点总绕不开负面情绪。数据显示,日本对中国好感度一直低迷,2025年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仅13%。 东亚研究所民调也指出,好感度降到10.7%,威胁感普遍上升。 言论NPO联合调查显示,78.3%日本人对中国负面印象,比去年涨了6.3%。 这不是空穴来风,我亲身经历过,商务会上总有人提到中国压力。 日本人对中国不是单纯反感,而是混着军事和文化层面的不安。他们担心中国影响力大起来,日本本土东西会慢慢淡掉。历史因素在里面起作用,日本过去依赖美国,现在繁荣也靠这层关系,援助不是白拿,得用反华换取。过去十年,中国产业升级快,日本在汽车电子上被超车,贸易额数据看,中国对多国出口超日本,经济挤压实打实。 我接触的工人常聊中国科技进步,觉得无力逆转。 反对中国在日本是主流,支持者少得可怜。日中友好协会从1950年就存在,但影响力小,自民党内二阶俊博派系曾被叫知华,但近年弱化,政策偏对抗。 维基上说,日本亲中派指支持中国政治立场的人,但实际影响力有限。 亲中家更多是文化爱好者,不是政治派系。像石破茂被传亲华,但其实是务实右派,对华态度复杂。 日本国会有跨党派访华团,但效果有限,二阶是亲中第一号,却难改变大局。 社民党欢迎被叫亲华,但整体政坛鹰派多。 恐惧根源不止军事,还牵扯身份认同。日本反中情绪历史悠久,二战后压制过,但建交后恐惧情绪又起。 近代歧视思想助长侵华罪行,现在中国崛起触发报复恐惧,形成先发制人逻辑。 经济地位逆转也加剧失衡,2010年中国GDP超日本,制造钓鱼岛事件。 日本怕中国不止报复,还怕文化同化,百姓质疑中国社会,甚至害怕食品空气影响。 人口GDP差距大,中国是日本11倍人口,4倍GDP,不断投资EV电池,日本改革背后就怕中国。 经济上,日本依赖中国供应链,高达1406品类超一半进口来自中国,是美国2.5倍。 通商白皮书显示,近40%商品高度依赖中国。 IT产品依赖加剧,日本竞争力降,全球出口份额跌破1%。 但竞争激烈,日本调整供应链,配合美国脱钩,收紧高科技合作。 经济安保战略侧重安全逻辑,追求自律,但可能造成新依赖。 2022年贸易非对称,日本利用中国资源获利,但高速增长给日本机遇也压力。 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大。 日中关系现状复杂,2025年整体向好但变数大。 外长会谈确认磋商,悬而未决问题有解决态势。 高层互动推进,但防卫白皮书冷战思维,炒作中国军事。 中日韩外长会未来志向,但90%日本人对中国不喜欢。 免签政策便利往来,但民调88.1%觉得关系差。 特朗普因素影响,石破茂追随安倍政策。 美日联合声明强调抗衡中国。 军费创纪录,2025年8.7万亿日元,增10%,占GDP近2%。 太空网络预算大涨,设宇宙作战团。 增反击能力,部署战斧飞弹,对应中国北韩。 总预算115万亿,防卫9.9万亿占1.8%。 军事支出55273亿美元。 日本不可能倒向中国,美国同盟牢靠,经济对抗激烈,文化不安根深。经历告诉我,两国需立足事实,理解难,但得面对。接触多人后,日本人这些特征如自私视角、深刻不安、主流对抗,虽非人人极端,但方向一致。这非外部强加,乃社会共识。多层因素决定。
让美国脸上挂不住了!这个小国家刚刚驱赶了上千名美军和法军,就大量引进我国生产新型
【1评论】【2点赞】
行云流水
中国必须准备对日复仇之战!
艺海翰林
日本针对的危机感,完全是其自己千百年来造成的!主动对华发动战争,主动杀害中国人民,主动掠夺中国财产,主动毁灭中华文明......邪恶无度的小日子没有任何资格,任何权力,对中国品头论足,说三道四!!!
艺海翰林 回复 09-05 18:47
更正——“日本针对的危机感”,更为“日本针对中国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