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罗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地球上每个人都可将二战结束视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有些人如今能生活在这世上,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将各国从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中解放了出来。 这话可不只是个外交辞令,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记忆是怎么在今天变成地缘政治的角力场。这背后,既有对过去的感恩,也有对规矩的坚守,更有对未来的担忧。 说白了,要是当年没能挡住纳粹、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今天这世界上很多人压根就不会出生。这份能让我们活蹦乱跳的“礼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的代价是血。 是中国在东方战场死死拖住超过六成日本陆军的硬扛,是苏联在欧洲战场尸山血海的牺牲。我们今天觉得理所应当的开放社会、全球贸易,根子就扎在这份沉甸甸的遗产上。 但这遗产不光是感情账,更是一份白纸黑字的政治契约。当日本外相跳出来说,苏联1945年对日开战“不合法”,南千岛群岛是“被非法占领”时,这就不再是历史学家掰扯的事了,这是在动整个战后秩序的根基。 扎哈罗娃的回应其实就是在敲黑板:别忘了《波茨坦公告》和《雅尔塔协议》,那是盟国共同定下的规矩,日本自己也认了。所以这种挑战被看作是系统性地想赖掉二战的账,也难怪有人说日本是那个唯一没把二战结果认全乎的国家。 更让人操心的是,这份关于“生日”的集体记忆,正在内外夹击下褪色。从内部看,日本有些势力从80年代就开始搞小动作,教科书里“侵略”悄悄变成“进入”,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罪行被轻描淡写。 政客们还三天两头跑去拜二战的甲级战犯,一步步模糊战争的罪与罚。脑子里的念头一变,手上的动作就跟上了。 今年军费预算又创新高,F-35战机买个不停,跟美国的军事捆绑越来越紧,这些都被看作是90年前军国主义抬头那味儿又回来了。 这种苗头,恰好撞上了全球民族主义情绪升温的大环境,也撞上了很多年轻人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的麻木心态,和平的根基就这么一点点被侵蚀。 所以扎哈罗娃戳破了一个核心问题:历史真相是需要人拼命守护的遗产,不是可以随便打扮的小姑娘。不管是特朗普声称美国是最大赢家,还是日本右翼想方设法歪曲,对中苏等国贡献的任何抹杀,都是在给未来的冲突挖坑。 守住历史,不是为了记仇,而是要清醒地知道,任何想跟二战胜利成果讨价还价的行为,都是在动摇我们所有人的和平底线。珍惜这份“生日”的最好方式,就是我们这代人自己把眼睛擦亮点,警惕那些想改写历史的暗流,别让悲剧再来一遍。
扎哈罗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地球上每个人都可将二战结束视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云云聊聊娱
2025-09-04 20:32:5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