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中国回应:“支持!” 20世纪60年代,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为打破对南非白人政权的依赖,急需一条直通海岸的铁路。 1970年,在中方的援建下,坦赞铁路正式动工,这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标志性工程。 为了完成这项跨越非洲大陆腹地的宏大计划,中国国内专门培养了一批学习斯瓦希里语的人才,其中就有后来备受关注的杨凤兰。 那时她还在插队,赶上北京外国语学院首次开设斯瓦希里语专业,成了第一批学员。 插叙到1975年,坦赞铁路全线竣工。杨凤兰作为翻译,曾在工地上穿梭,为中方工程师和当地工人沟通技术难题。 她的同学回忆,那时在非洲的中国女性极少,她经常一个人顶着烈日陪同工程队谈判。铁路完工后,她选择回国,在北京市生产服务局外经处工作,开始接触外贸领域。 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进,非洲对外资也逐渐开放。1998年,杨凤兰带着家人重返达累斯萨拉姆,在一处汽车站旁的旧厂房里开起了“北京饭店”。 一楼是当地第一家火锅馆,二楼则挂着“投资公司”的牌子。饭店生意曾经红火,不少驻坦桑尼亚的中国外交官和企业员工都来这里解馋。 随着更多高档中餐馆的兴起,北京饭店逐渐失去吸引力,口味单一、环境简单,使得客源流失,慢慢只剩下一些当地顾客光顾。 在华人圈子里,杨凤兰始终低调。她虽然担任过坦桑尼亚中非民间商会的副主席,但这类商会本就数量繁多,她的职务更多被认为是“花钱捐”来的。 与许多发财后盖大房、购置数百公顷农场的华商不同,她只在郊外拥有一个7公顷的胡椒农场,规模并不显眼。 然而,从2000年起,另一条隐秘的道路悄然展开。杨凤兰逐渐搭建起一个庞大的象牙走私网络。据后来检方披露,2000年至2014年间,她组织和参与走私象牙800件,重量接近两吨。 换算下来,大约有400头非洲象因此被杀死。她不仅是中间商,还为盗猎团伙筹措资金,购置武器、车辆,并通过行贿维系保护伞,使非法链条延续了十余年。 2015年,据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报告显示,非洲象的数量在持续锐减,盗猎和走私是主要原因。坦桑尼亚警方开始重点追查大型走私集团,杨凤兰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 2019年2月,达累斯萨拉姆法院公开宣判,杨凤兰因走私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个人财产悉数充公,与她勾结的两名坦桑尼亚人同样获刑15年。 庭审记录中提到,她在供述时并未否认象牙交易,只是辩解“为了维持生意”。 这一判决不仅基于坦桑尼亚的反走私法,也与中国的立场相呼应。早在2016年,中国已宣布全面禁止国内象牙贸易,并在国际场合强调“零容忍”。 外交部亦明确表示支持坦方依法审理此案。对海外公民而言,身份并不是护身符,触犯法律就要承担后果。 象牙贸易害了大象种群,导致非洲象数量锐减,杨凤兰案子曝光后,国际关注野生保护升温。中国政府推动禁令,亚洲市场转变,生态底线越来越严。
70年代,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5
古凌国际
2025-09-04 11:31:45
0
阅读: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