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当选,立即恢复与台湾关系”,台当局等了20年,迎来了所谓的“邦交”增长?大陆早已发出警告,洪都拉斯大选,不是选总统,而是在选“账单”! 2025年9月,距离洪都拉斯11月30日大选不足三个月,这场选举的核心从一开始就不是“选谁掌权”,而是“选哪种发展未来”。 是选反对派承诺的“恢复与台湾关系”那套空头方案,还是选执政党手里能带来实际收益的中洪合作成果,这就需要洪都拉斯当局好好考量了。 反对派候选人纳斯里·阿斯富拉和萨尔瓦多·纳斯拉拉,把“恢复与台湾邦交”打造成了核心竞选口号。 他们反复宣称,当年与台湾合作时洪都拉斯的状况“好100倍”,有农业技术支持、医疗设备援助,还有资金建小水坝和学校。 但事实是,台湾过去提供的援助多是短期、零散的“面子工程”,那些小水坝缺乏后续维护,几年后就因老化漏水失去作用。 农业技术只覆盖了少数地区,没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大多数农民还是靠天吃饭。 更关键的是,当时台洪贸易规模极小,洪都拉斯的特产根本打不开稳定市场,所谓的“好日子”只是少数人的幻觉,而非普通民众的真实体验。 为了让口号更有说服力,反对派还刻意给中洪合作泼脏水,说协议不透明、贸易让本地企业吃亏、基建项目延期。可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中洪自贸协定自2023年建交后已推进六轮谈判,每一轮的进展都会通过两国官方渠道公示,哪些产品能享受关税优惠、哪些基建项目要推进,全程公开透明。 基建项目偶尔受雨季影响进度,但中国企业总会在天气转好后加班赶工,而且这些项目都是着眼长远的民生工程。 中国修的路能缩短城乡通行时间,建学校能解决孩子上学难,盖港口能让本地特产更方便地出口,这些都是能实实在在改变生活的事,不是嘴上说说的承诺。 与之相反,执政党候选人里希·蒙卡达不用靠口号拉票,手里的“实利账单”就是最好的竞选材料。 自中洪建交以来,洪都拉斯对华出口持续增长,白虾、咖啡这些特产在大陆市场成了热销品,不少农户和企业因为稳定的订单扩大了生产规模。 更重要的是,中国带来的合作是系统性的,而不是零散的援助。 当价值2.76亿美元的教育基建已经启动,未来会有更多学校建成,公路、桥梁、港口项目陆续推进,能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能让普通家庭有稳定收入,不用再靠打零工勉强糊口。 这种“造血式”的合作,比台湾那种“输血式”的短期援助,更能给洪都拉斯带来长远发展。 然而不死心的阿斯富拉还特地跑到华盛顿放话,想拉拢美国、台湾和以色列形成所谓“潜在联盟”,甚至计划利用从美国遣返的移民。 这套说辞看似有地缘布局,实则是把洪都拉斯的经济命脉绑在美国身上。 要知道,洪都拉斯的侨汇和出口市场高度依赖美国,可美国从未真正为洪都拉斯的发展考虑,此前还曾对洪都拉斯的蔗糖加征关税,导致当地多家糖厂倒闭、工人失业。 阿斯富拉的这套方案,本质上是拿洪都拉斯的发展机遇做赌注,换美国的暂时认可,风险极大。 大陆对这场大选里的涉台言论早有回应,中国大使馆、外交部和国台办多次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有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作为坚实依据。 任何试图通过“恢复与台湾邦交”来获取政治利益的行为,都是在违背国际法,也是在损害洪都拉斯自身的发展利益。 从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国的经验来看,与中国建交后,这些国家的对华贸易大幅增长,基建和民生项目稳步推进,民众切实享受到了合作红利,这就是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带来的发展机遇。 台当局现在对阿斯富拉的表态格外积极,仿佛真的要迎来“邦交增长”,可他们心里清楚,“金援换外交”的套路早已过时。 20年来,台当局的“邦交国”数量从27个降到13个,那些放弃台湾、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在合作中获得了更稳定的发展。 洪都拉斯民众也不是傻子,他们能分清“实实在在的收入”和“虚无缥缈的承诺”。 选对了“账单”,就能继续靠中国订单赚钱,孩子能上新课室,出门能走新路;选错了,可能面临项目中断、就业流失的风险,日子只会更难。 这场大选的结果,最终要看洪都拉斯民众怎么算这笔“经济账”。是选能带来稳定收益的中洪合作,还是选可能让国家陷入地缘风险的空头承诺,答案其实就藏在民众对更好生活的期待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洪都拉斯对华出口持续增长,白虾咖啡成热销品,环球网 驻洪使馆批洪总统候选人错误言论·环球时报
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
【70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