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民,为啥只有共产党可以? 1939年10月的一天,河北蠡县北辛庄。 活动在

史海摆渡人 2025-09-03 23:07:48

领导人民,为啥只有共产党可以? 1939年10月的一天,河北蠡县北辛庄。 活动在蠡县、高阳、清苑三县交界处的蠡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游击队,当天正在北辛庄临时休息。忽然接到县委的通知,说我们在这一带活动时间有点久,动静也有点大,必须立即转移。 游击队长王树藩犯了难,作为参加过高蠡暴动的老红军、老党员,党的要求他从不含糊,但明天正好要伏击给百尺楼据点送给养的鬼子。军事民主会上,不少同志建议,打完再转移,可也有同志认为,伏击地点离敌据点较近,万一打了撤不出来怎么办?另外,区县已通知我们转移…… 二天拂晓,战斗打响,临时发现情报有误,日伪军数量比我们多了快一倍,激战正酣,鬼子的骑兵队也出动了…… 四十多人的游击队,最后突围出来的,仅有八人。王树藩等同志壮烈牺牲,为了不当俘虏,重伤员不是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或者打光子弹,用刺刀扎进自己的胸膛。 这是不是蛮干,这么打有意义吗? 突围出来的一班长李风阁,曾得到一位大嫂的救助。大嫂的丈夫,被鬼子抓去修炮楼后,再也没有回来。孤儿寡母,生死关头,虽然不认识李风阁,但她还是义无反顾,救下了子弟兵。 鬼子汉奸走后,大嫂对李风阁说:“昨天的枪声,我听到了,有你们在,就有人替老百姓报仇,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游击队就这么完了吗? 没有! 李风阁率领仅剩的几位同志,继续战斗,重新把队伍拉起来,这支队伍扬名冀中,被上级和群众赞誉为“英勇善战的四区游击队”。解放战争中,又升级到野战军,参加了清风店、新保安、解放石家庄、解放太原和平津战役,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劲旅。 冀中的蠡县,抗战历史的小小剖面,却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蠡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搏斗,据史料记载:有2993名英雄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其中95%是共产党员。 我不知道这个比例,是否是全国之最,可这却足以说明—— 蠡县的人民,不管是妇孺老幼,不管是农民、知识分子,不管是在炮楼、监牢和刑场,还是青纱帐、地洞和冰河……为什么他们不肯向敌人低头,不暴露一个字的秘密,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或者抱着敌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 因为共产党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榜样! 当年的蠡县,老百姓提到干部,总爱说两句顺口溜:一句叫“蠡县不收县长”,另一句叫“干部供不上敌人逮捕”。 先说县长的牺牲,从1941年2月到1942年6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蠡县换了三任县长,他们相继牺牲,真的是一茬接着一茬干,八年换了六任,六任蠡县县长,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把人生最华彩的乐章,永远定格在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里。 县长如此,其他干部岂能甘居人后?即便是妇女儿童,也是钢筋铁骨! 18岁的女共产党员、区妇救会主任陈秀菊烈士,妇救会主任陈秀菊,牺牲前穿上母亲送来的红棉袄,告诉狱友,请把自己最后的遗愿,带给母亲,更带给党:“今天秀菊就要离开人间了,娘啊娘,女儿愿碧血洗国耻,捐躯换民生,从今后,您要依靠乡亲,依靠党;党啊党,秀菊愿为您而生,愿为您而死,愿抗日早早胜利,愿人民早日安乐……” 12岁的儿童团员张铁,不要鬼子的糖,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卖八路军。 乡亲们称赞这孩子:“没白上了学,没白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有么样的老师教出了么样的学生。这孩子没白叫‘铁’,真是钢筋铁骨,钢铁的性气啊!这孩子真有中国人的骨气!真有民族气节!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这样的好后生,中国就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所说: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全文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o9Y6Go00pIxAksEiwPFAKQ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史海摆渡人

史海摆渡人

摆渡史海,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