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南海突发状况!菲律宾居然启用了一个新的军事基地。 警报突然拉响!不是演习,不是猜测,就在这几天,菲律宾悄无声息地在巴坦群岛的马哈陶镇,启动了一座全新的军事基地。 别看这岛面积不大,才两百多平方公里,但位置刁钻得让人不得不警惕。 它往北不到150公里,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的兰屿,往南离海南岛也不过180公里,向东一览无余,就是繁忙的太平洋国际航道。 这哪里是普通基地?分明是一枚楔子,硬生生插进了关键水域! 更值得关注的是,菲方这次丝毫不掩饰他们的意图,他们公开表示,这个基地不简单,装备了先进雷达系统和反舰导弹阵地,并且明晃晃地把军事策略从“安内”转向“攘外”。 “攘外”?这两个字的信息量,未免太大了一点。 其实这几年,菲律宾在军事上的动作一直没停过。 自小马科斯总统上台以来,菲美军事合作明显升温,尤其是2023年之后,美军获准使用的菲律宾军事基地增加到9个,其中不少位置敏感,指向性非常明确。 而这次选择的巴坦群岛,更是敏感中的敏感,它不像吕宋岛那样庞大而显眼,反而像一枚小而锐利的钉子,钉在航运与战略的十字路口。 这种布局,让人联想到下棋时的“闲棋冷子”,看似不经意,实则暗藏机锋。 有军事分析者在观察者网上刊文指出,此类前置部署,表面上是菲律宾加强自主防卫,实则极大方便了外部力量介入区域事务。 雷达一扫、导弹一放,搜集情报、监控航道、甚至介入突发事件的效率将大幅提升。 当然,菲律宾方面有自己的解释。 他们反复强调,这是为了“国土安全”和“海上态势感知”,应对所谓“外部威胁”,但这种说法,在区域国家听来,难免有些苍白。 你在一个敏感地带突然架起雷达、摆上反舰导弹,还明确说“我就是用来对付外部目标的”,这不再是什么“防御性部署”,而几乎是一种战略上的挑衅。 更何况,这个“外部”到底指的是谁?虽然菲方没有点名,但地理位置已经替它说了话。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几年前的另一件事。 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出炉之后,菲律宾一度放软身段,主动寻求对华对话,双方还在油气开发合作上有过不少接触。 可如今风向似乎又一次改变。 有澎湃新闻国际版的分析认为,当前菲律宾的策略明显更倾向借助外部力量,以“安全合作”为名,行“前沿部署”之实,而这种转变,与某些大国“印太战略”的推进节奏高度吻合。 说得直白些:有人想递刀子,有人就真伸手接了,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亚太军事布局的速度明显加快。 虽然特朗普本人常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但在军事前沿存在方面,他一点都没松懈。 不只是菲律宾,从关岛到日本,从澳大利亚到韩国,美军基地的升级和导弹部署的推进,近几个月来可谓紧锣密鼓。 所以这一次巴坦群岛基地的启用,恐怕不能只看成是菲律宾一国的行为,它更像是一张大网中的一环,一张逐渐收紧的监控与威慑之网。 中国对此不可能没有反应。 我们一贯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但也反复强调:“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外交部发言人近期在记者会上就明确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国家采取导致区域紧张升级的行动,敦促有关方面谨言慎行,不要沦为他人战略布局的棋子。 央视国际锐评则指出,中国有充分的能力和手段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任何试图逼近挑衅的行为都不会得逞。 这些话,不是说给空气听的。 区域安全不是一场你输我赢的博弈,而是一盘关乎和平发展的长远棋。 菲律宾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安全承诺,甚至甘心充当马前卒,最终很可能得不偿失。 要知道,大国博弈中,小国最明智的选择往往是平衡而非选边,一旦主动跳进漩涡,再想抽身就难了。 真正明智的策略,是对话而非对抗,是共建而非破坏,南海行为准则的协商仍在推进,原本可以成为区域稳定的制度保障。 但现在有人似乎不想等,也不想谈,说到底,这座基地的真正危险,并不在于几座雷达或几枚导弹,而在于它释放的信号,有人正在主动改变区域的安全现状。 但我们想提醒一句,在亚太地区玩“战略冒险”,从来都不是一门好生意。 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谁制造风险,最终就会被风险反噬,谁推动对抗,终将失去更多发展的机遇。 中国始终在这里,冷静,但坚定,和平,但有力。 我们不惹事,但从不怕事,新基地已启,意图很明,接下来,看的是动作,更是智慧。
菲律宾没有受邀参加中国9.3活动!鉴于菲律宾在南海对中国发起频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