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男子临时停车显示849小时,收费5097元,他既不投诉,也不交费,收费人员说:你不认同可以拨打12345,男子却反驳:我打56789!你想的美,我想的吗?我不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太吓人了,停车场出口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让人直冒冷汗的数字,车主本来只是准备开车回家,心里想着能顺利出来,没想到显示器上赫然写着停车时长849小时,收费5097元。 这一幕让他整个人愣住,完全没料到临时停车也能停出一笔接近一个月工资的费用,车主第一反应就是怀疑系统是不是出错,毕竟在多数人的理解里,临时停车再怎么收费,也该有个上限。 收费员则表示这是按照标准收费的,每小时6元,系统自动计费,不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不认可,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去反映。 车主当场火气就上来了,他觉得自己没必要花这冤枉钱,尤其这种数字看上去就是在坑人。 车主明确表示自己不交费,把车直接停在出口位置,按喇叭催促开门,双方僵持不下,收费员认为规矩不能破坏,车主却觉得这种收费方式根本不合理,现场气氛紧张。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被热议,不少网友开始讨论起停车费的合理性,有一部分人支持车主,认为就算真的是35天,也应该有一个封顶价格。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每天最高20元来算,总共也就七百块钱左右,现在的费用显然脱离了实际。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车主也有责任,长期出差本就应该提前了解规则,把临时车位当成仓库来用肯定要付出代价,堵在出口只会让别人也受影响。 还有人拿这件事调侃,说停车费太高不如直接去当保安,自己抬杆开车出去,第二天辞职,还说比起车贷房贷,这样的费用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从这起争议可以看出,停车场的管理问题非常突出,单纯按小时收费没有设置每日封顶,导致长期停车的费用可以无限增加。 收费标准虽然贴在入口处,但往往要么字体很小,要么摆放位置偏僻,车主停进来根本没注意过,等到取车时才发现问题,这时候已经晚了。 更让人不满的是,工作人员的态度缺少耐心,没有主动检查系统是否有误,也没有提供任何折中办法,只是反复强调“有问题去投诉”,这种推脱的方式很容易把矛盾升级。 不少网友还分享了自己遇到过的类似经历,有人提到在医院住院期间,因为必须把车停在医院地下车库,结果一天要交三十元,住院一周下来光停车就花了一千多。 有人去景区游玩,临停不到半小时就被收了十元,感觉比门票还离谱,还有人抱怨很多停车场的收费公示极不透明,牌子摆在角落或者写得很小,看不清楚。 更复杂的是,有的地方根本没写清楚是否按天计费,是否有夜间优惠,最后结算出来的费用让人措手不及。 这种乱象说明停车收费制度确实存在漏洞,没有明确的日封顶机制,车主稍不留神就会背上高额费用,停车场缺乏人性化设计,也缺乏有效沟通。 面对质疑时,如果能够主动说明或给出折扣优惠,矛盾完全可以避免,车主本身也应该有防范意识,在长期出差或出门之前,先弄清楚停车方式和费用,必要时选择月租或年租,避免因为忽视而吃亏。 这场停车费风波之所以被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5097元的数字本身太吓人,更在于它暴露出规则与态度上的问题。 一方面,收费标准看似明码标价,实际上并不合理;另一方面,沟通方式生硬,让本来可以协商解决的事情变成僵局,车主的一句“我打56789”让整个事件带上了讽刺意味,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最终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起事件让更多人意识到停车收费需要更加规范透明,也提醒车主自己要多留心。 停车场应该明确标示收费标准,设置合理的上限,并在遇到纠纷时保持耐心沟通,车主也要提前了解规则,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双方都尽到责任,类似的尴尬场面才会减少。 这件事从表面看是一笔费用纠纷,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管理与沟通的缺失,它告诉我们,透明的规则和友好的态度,比死板的数字更能赢得理解与尊重。 信源:都市频道——男子停车849小时被收5097元
“太吓人了”,男子临时停车显示849小时,收费5097元,他既不投诉,也不交费,
如梦菲记
2025-09-02 12:38: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