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

历史少年派 2025-09-02 09:31:59

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心下一惊,急忙询问老人:“您是不是当过兵?”谁料,老人语出惊人:“曾打下7架敌机,还在开国大典上飞过。”

1983年春天,山东日照孙家村的麦苗刚刚返青。

县里领导夏良柏来村里检查工作,村干部安排老农王延周到大队部帮忙端茶倒水。

谁都没想到,这个年过花甲的老汉裤子上,缝着一个特别的金属拉链。

夏良柏盯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军裤看了又看。

这种拉链设计只在空军飞行服上见过,老农民哪有机会穿?

老人倒茶时挺直的腰板,端碗时五指并拢的姿势,更让这位统战部长心头一动。

王延周平静地承认当过兵。

村干部在旁听得清清楚楚,老人说他开过飞机打过鬼子,还参加过开国大典的空中编队。

夏良柏当场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带着写好的材料直奔县城邮局。

村里人这才惊讶地发现,蹲在田埂上啃煎饼的老王头,年轻时机翼下曾掠过滚滚硝烟。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传来时,青岛当学徒的王延周扔下量衣尺,挤上了开往陕西的闷罐车。

他在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第十六期摸爬滚打时,操场上贴着张"笕桥航校"招生告示让小伙子彻夜难眠。

考官们至今记得山东青年王延周的体测成绩。

百米12秒,单杠十三个回环,视力表最末行清晰可辨。

1941年被派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受训时,王延周没想到第一次升空就被教官来了下马威。

美国教员雷克顿突然猛拉操纵杆,教练机像断线风筝般旋转下坠。

"现在你来!"教官的吼叫穿过呼啸的气流。

山东小伙咬紧牙关拉动操纵杆,在离地三百米处改平机身时,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这样的魔鬼训练锤炼出他日后在缅甸上空的钢筋铁骨。

1943年腊月,王延周驾驶P-40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遭遇日军零式战机群突袭。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八架敌机围着我们五架打转,像狼群撕咬落单的羚羊。"

副油箱被击中的瞬间,王延周猛踩方向舵,战机以近乎解体的角度回旋咬住敌机尾巴。

二十毫米机炮吐出火舌,日机凌空炸开的场景,永远定格在他二十二岁的春天。

北平解放前夕,担任国民党运输机驾驶员的王延周奉命运送银元。

当机舱仪表显示进入河北解放区时,他忽然转动方向盘,对着惊慌的押运员说出决定后半生命运的话。

"看见地里的耕牛没?我们老家黄牛犁地要蒙眼罩,人活一世总不能永远闭着眼睛。"

当螺旋桨停转在石家庄机场时,这位飞虎队员的履历翻开了新篇章。

在丹东浪头机场待命抗美援朝时,战友们常看见王教官摸着机库里的米格-15喃喃自语。

这位三十二岁的老兵总抢着带学员夜航,星光下机翼反射的幽光,映着他鬓角初生的白发。

某次掩护轰炸任务中,美军F-86的弹雨撕裂云层,王延周的机舱盖突然炸裂。

寒流如刀割面,他眯着眼睛锁定敌机,直至瞄准具套住那抹银色才按下炮钮。

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本是荣光,未曾想后来卷入风波入狱。

出狱回村那年清明,他蹲在父亲坟前倒了半瓶地瓜烧。

麦浪翻滚的田野里,没人认识那个给毛主席开过飞机的驾驶员,只有那条缀着铜拉链的空军裤,还固执地保留着过往的印记。

夏良柏的报告辗转送到北京后,王延周突然收到大红请柬。

中央邀他参加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老人拘谨地摸着新中山装,邻座老将军忽然抓住他手腕:"王教官!四航校夜航班第三期学员向您报到!"

老人抬头看见对方肩章上的将星,再望望宴会厅穹顶的明灯,四十年前的跑道灯在眼前亮成一片星河。

回乡时县里要给修房子,王延周摆摆手:"留着钱给学校买课本吧。"

他把军功章锁进木匣,仍旧扛起锄头下地。

村里孩子追着问飞机有多快,老汉笑着比划:"眨个眼的功夫,日头就从机翼东头滑到西头喽!"

2005年的《人民日报》登了篇《飞虎队员王延周的新生》,老人把剪报压在了炕席下。

那年除夕家家户户放鞭炮,九十岁的老兵倚着门框望向东南天空。

六十年前,他驾驶的P-40战斗机正是迎着这个方向飞向缅甸战场。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1
历史少年派

历史少年派

带你看遍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