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刘亮华去办低保手续,却被工作人员骂了句“不要脸”,顿时怒火中烧,一把火烧了民政局!令人意外的是,警方调查后,却把他无罪释放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湖北武穴的民政局门口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一位退伍老兵刘亮华,本是陪困难战友来咨询低保手续,结果因为工作人员的一句讽刺,情绪彻底失控,把摩托车推进大厅点燃了。 火光冲天,本该是严重的纵火案,最终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警方经过调查和精神鉴定,法院最后宣布他无罪释放,这一判决让很多人震惊,同时也让人重新认识了这位老兵的经历。 那天他已是第六次陪战友跑手续,材料带得整整齐齐,却在窗口被人盯着摩托车冷嘲,说“骑摩托还来办低保”,甚至带着轻蔑的神情,话语像刀子一样扎进心里,这种羞辱触发了他多年埋下的隐患。 他把摩托车直接推到大厅里,拔掉油管点火,瞬间火苗窜起,嘴里还喊着战场上的口号。 对在场的人来说,这是突如其来的危险,对他来说,却像是再次陷入了战斗状态,火被扑灭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失不小,他也立刻被控制带走。 外界很快知道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纵火案,刘亮华是参加过老山轮战的老兵,曾经是突击队的一员。 他在1982年入伍,被分配到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起初因为年纪小,训练总是掉队,被战友笑作“怂兵”。 但他没退缩,1984年随部队上了老山,经历炮火的洗礼,一次行军时,他亲眼看见身边的范金年被炮弹击中牺牲,这种场面深深烙在记忆里。 1985年3月,部队挑出十六人组成突击队,目标是攻打116高地的附属阵地,他主动报名,还立誓要第一个冲上去,他舍弃探雷器,加快速度推进,最终和队友们硬是顶住了敌人22小时的反扑。 他真的成了第一个冲上去并走下来的战士,战后立下一等功,可喜报还没来得及送到家,因为和连长口角顶牛,情绪激动朝天开枪,功绩被降为二等功,这种前后的落差,也埋下了心里的苦涩。 退伍后他被安置在烟草局,起初在业务岗位常常受挫,后来转做稽查工作反而表现突出,可心理创伤并没有远离,半夜做噩梦,听见鞭炮会下意识躲藏,有时还会产生幻觉,甚至把菜刀放在枕头下才睡得着。 周围人觉得他怪,慢慢疏远他,2005年单位人员分流,他被动下岗,当时领导口头承诺以后会返聘,但始终没有兑现,他感觉被骗,心里愈发不平衡。 这些叠加在一起,让他在民政局的那次刺激下彻底爆发,经过专家鉴定,他患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作时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法院据此认定,他的行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最终免于刑罚处理,但同时要求他承担赔偿损失,这也是为什么在众人眼里匪夷所思的纵火行为,最后会以无罪释放收场。 战友在这件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年轻时,罗敏在连队里多次替他出头,前线作战时,他也把遗言托付给这位战友,退伍后,他对战友更是格外看重。 2007年那次去民政局,本就是为了给生活困难的战友跑手续,他的爆发既是对个人的羞辱无法承受,也是对战友情义的本能回应,正因为战友在事后极力呼吁,推动精神鉴定,他才得到了公正对待。 事后,他的生活并不轻松,十年间辗转各类零工,干过装修、做过保安,还开过出租车,收入都不稳定,直到2017年,他决定回到农村创业,七拼八凑筹来七十多万,在团河村开办养殖场。 他吃住都在场里,坚持用谷物和青贮饲料喂养,靠品质一点点树起口碑,农业农村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给了不少技术和政策帮扶,两年后开始盈利,年净收入接近二十万,鱼塘、猪圈、鸡舍,成为他重新站稳脚跟的根基。 这一生,他经历过战场、职场、法庭,也最终回到土地,那把火让社会看见了退伍老兵的隐痛,也提醒人们要重视他们的安置与心理健康。 刘亮华的经历是一种矛盾的缩影,一方面是战功与勋章,另一方面是创伤与困境,他没有被英雄化的光环掩盖所有问题,而是用亲身遭遇告诉人们:理解和尊重比一切空话都重要。 如今的他,依旧在农村养殖,依旧习惯把勋章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那些经历过的火与血、屈辱与挣扎,都慢慢沉淀成了他面对生活的态度。 无罪释放并不意味着彻底轻松,而是一种社会对特殊人群的理解,那一场低保风波的火,烧出的是警示,也是一次迟到的善待。 信源:凤凰新闻——中越战争35周年祭·英雄刘亮华
200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刘亮华去办低保手续,却被工作人员骂了句“不要脸”
如梦菲记
2025-09-02 02:3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