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骗了全世界?沉默18天,美军终于承认,在伊朗手里吃了大亏
2025年6月21日,美国空军出动B-2隐形轰炸机,对伊朗的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大核设施进行空袭。美方派了15架飞机,其中6架从西海岸飞向太平洋作为诱饵,9架从东海岸穿越大西洋,直奔中东。途中多次空中加油,确保长途任务顺利。袭击后,特朗普公开宣布行动圆满,所有飞机安全返回。伊朗方面很快回应,说设施两天前已转移,美国卫星拍到整个过程。伊朗领导层决定反击,6月底发射弹道导弹,针对卡塔尔的多哈西南35公里的乌代德空军基地,那是美军在中东最大据点,驻军超过1万。导弹数量对应美方投弹数,部分击中基地通讯中心,造成30米宽弹坑。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基地也遭不同程度打击。
特朗普当时声称伊朗事先通报,导弹全被拦截,只有一枚落沙漠,无人员伤亡。五角大楼起初没多说,保持沉默。外界质疑,因为卫星图像显示损伤明显。特朗普还说美方提前通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只炸一次,不再升级。但军方报告显示防御准备不足,情报没捕捉设施转移。7月11日,五角大楼终于承认导弹击中基地,损伤超出预期,不是小事。这承认来得晚,过了18天,纸包不住火。
袭击后,美军基地修复工作启动,电力中断用发电机临时供电。伊朗继续警告,将美在中东资产列为目标,美军加巡逻和情报收集。特朗普试通过外交缓和,与盟国通话求支持,但舆论转向质疑情报准确。国防部官员承认核设施转移导致行动效果有限,只让伊朗核计划倒退数月,不是特朗普说的“彻底摧毁”。8月23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解雇国防情报局局长克鲁斯及两名军官,因为局方报告与特朗普说法矛盾。这事被批为将情报政治化,忠诚优先于事实。
伊朗维持区域影响力,美军调整部署,避免升级。特朗普声誉受损,媒体报道焦点在他早期声明上。他推动更多军费,但承认行动带来损失。事件成外交争议点,暴露美军情报漏洞和战略风险。中东紧张持续,伊朗核程序延后一两年,但整体博弈没结束。特朗普任内,这事提醒决策需谨慎,夸大容易反噬。
用户10xxx29
小作文挣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