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

粉樱萌娃 2025-08-31 01:34:55

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青海湖湟鱼泛滥成灾时,随手一捞就是一大把,可当地人愣是没人敢去捞,更别说是吃了。 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蹲在湖边,眯着眼说:“湖里现在少说有12万吨湟鱼,可谁要是偷摸捞一条,搞不好就要进去。” 千万不要以为是在开玩笑,这话可不假。 因为湟鱼早就被贴上了“牢底坐穿鱼”的标签,哪怕它们多到能把河水挤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湟鱼学名叫青海湖裸鲤,浑身光溜溜的没鳞片,长得像放大版的泥鳅。 它们可是青海湖的“原住民”,在这片高原盐水湖里活了几百万年,饥荒年代救过无数人的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湖年捕捞量飙到2万吨,家家户户的锅里都飘着鱼香。 可到了2002年,湟鱼差点被吃到灭绝,全湖只剩2600吨,连鸟都不够喂。 那时候谁能想到,二十年后这鱼会多到把湖底都铺满? 从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保护,封湖育鱼、拆水坝、建洄游通道,光是鱼苗就放了2000万尾一年。 巡逻队带着高清摄像头日夜盯着,逮着偷鱼的直接刑事立案,有人煮了条湟鱼发网上,转眼就被罚钱。 这么一来二去,湟鱼数量像坐了火箭,从濒危时的3000吨猛增到数十万吨。 然而,鱼多了反倒闹出新麻烦,湟鱼多的让其他鱼没活路,排泄物把湖水搞得富营养化,藻类疯长。 老渔民挠着头嘀咕:“以前是怕鱼死光,现在是怕鱼太多。” 但就算泛滥成灾,湟鱼照样动不得,它们早不是普通的鱼,成了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定海神针”。 棕头鸥、黑颈鹤这些珍稀鸟儿全靠吃湟鱼活命,鱼少了鸟就得饿肚子,整个生态链就得崩。 当地人现在提起湟鱼,眼神里带着敬畏。 餐馆老板改行卖鱼饲料,光靠游客投喂观赏洄游的湟鱼,两个月就能赚上万。 牧民带着孙女看黑颈鹤时总念叨:“鹤吃鱼,鱼养水,水草肥了牛羊壮。” 科学家们琢磨新招数,在试验人工养殖,可湟鱼娇贵得很,离了青海湖的水就难养活。 倒是旅游经济火了起来,每年夏天数万人挤在泉吉河边看湟鱼跳龙门,相机快门声比鱼扑腾的动静还响。 当年靠捕鱼为生的村子,现在家家户户开民宿、当导游,赚得比卖鱼时还多。 站在布哈河边,看着密密麻麻的鱼群逆流而上,忽然明白这早不是简单的吃不吃鱼的问题。 湟鱼就像高原版的“煤矿里的金丝雀”,它们的兴衰牵动着整片土地的命运。 那些宁可饿肚子也不碰湟鱼的老人,那些举着手机拍鱼群的游客,还有昼夜巡逻的渔政员,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着这片碧水。 或许再过二十年,当人工养殖技术成熟时,人们能重新尝尝鲜,但一定是在不伤害这片湖的前提下。 信息来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见证青海湖生态环境历史性变化》 中国西藏网《法治,保护湟鱼的“硬核”支持》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官网《擦亮高原蓝宝石青海湖保护纪事》

0 阅读:110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