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就觉得无锡话虽然听着和上海话有点接近,但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我小时候

必许要小心了 2025-08-29 16:53:39

我小时候就觉得无锡话虽然听着和上海话有点接近,但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我小时候一直去的地方叫Luò Shā,但就是不知道这个地名怎么写,小时候只记得那里河道很多,不远处就有运河,所以一直猜想会不会是叫“六栅”或者“落闸”之类的?但现在头条朋友们告知我,原来这地方叫“洛社”!那这个“社”字的发音和上海话差别老大了。 还有,小时候在无锡吃东西,对于“甜酸苦辣”的说法,有些和上海话是差不多的,但就是对于“咸”的说法,我没听懂,无锡人有种很独特的说法。 如果这东西是酸的,无锡人就叫“酸叽叽”,甜的,就叫“甜笃笃”,这和上海话几乎一致,不过上海人讲甜,用“甜咪咪”更多。但是,一讲到这菜太咸了,他们说的一句是“Hēr Sā Mǎ Yi”,我猛一听还以为到了“克拉玛依”,仔细一听,用上海话听上去像是“黑色马衣”?(我只是凭记忆找相似的发音,不一定完全正确) 我就奇怪了,太咸了无锡人为什么要用“黑色马衣”来形容呢?当然,无锡人形容太咸了还有一句叫“打翻盐钵头”,但这句话和上海话是一样的,这个很好理解,但“黑色马衣”是啥意思呢? 后来我也分析研究过,这个“马衣”,会不会是“卖盐”的意思?因为上海话里“卖盐”发音就是“Ma Yi”,只不过音调不同。 另外,这个“Hēr S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会不会就是“好煞”?因为这个“煞”字在江南一带是常用的语气助词,代表不得了的意思。你烧菜很咸的话,肯定是放了很多盐,而盐用的多,那卖盐的生意肯定很好啊,所以“Hēr Sā Mǎ Yi”这四个字写出来会不会就是“好煞卖盐”? 另外,我还想到一个词,就是“吓煞”,“Hēr Sā”会不会是“吓煞”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菜太咸了,这个盐放得,连卖盐的都被吓死了。所以这句话是“吓煞卖盐”的意思? 到现在,这句话正确的写法我还是一直不知道,上面都是自己瞎琢磨的,现在无锡去的机会也很少,但我对无锡话的印象还是很深,可能时间久远,我上面标的音不一定正确,不知头条里有没有无锡人或无锡话高手,帮我看看我上面的说法对不对? 如果对于甜、酸、苦、辣还有其他说法,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0 阅读:0
必许要小心了

必许要小心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