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鲁迅抽烟的往事因为一些热点事件而被拿出来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说

杨胡子 2025-08-28 08:23:43

最近关于鲁迅抽烟的往事因为一些热点事件而被拿出来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民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经深入到意识的深处,是防未病这一理念的体现。鲁迅抽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凝视着烟冒出来的烟雾沉思的形象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说抽烟是鲁迅写文章灵感的催化剂,鲁迅本人也不反对抽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鲁迅去世的原因和抽烟有没有关系,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鲁迅去世的原因 鲁迅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享年仅55岁,去世的病因很明确,我们医院就保存有当时鲁迅去世前胸片的复原片,胸片上明显看出来肺大泡破裂留下的液气平面。当时还紧急组织了上海呼吸界专家会诊,最终确认了胸片所示为气胸及胸腔积液,肺部常年病变同时被烟熏染积重难返,无法有效恢复和救治,如今看来应该处于呼吸衰竭的状态而去世的。 肺部疾病尤其是类似于鲁迅先生这样的气道慢性疾病都不是一日形成的,鲁迅早年间在日本留学,那时候的日本也深受肺结核流行的困扰,有些日本的影视作品中也会看到青年感染结核而在家躺着等死的残酷桥段,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是否感染过结核,但有发热不适的症状记录,这一说法缺少确切的就诊记录和诊断证明资料,所以无法求证。不过他嗜烟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父亲因肺部疾病去世,而那个时代,肺部感染仍然是肺部疾病的最主要病种,是否有相互传染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鲁迅去世前是确认曾患过肺结核的,23位现代医学专家曾对鲁迅去世前的片子进行会诊,会诊记录中提示他二肺上中部慢性肺结核疾病,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至于什么时候感染的很难确定。 液气胸、肺结核和抽烟 液气胸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专业名词,通俗的讲是肺破裂,肺内气体漏出到肺以外造成的。我们的肺就像放在胸廓内的气球,肺和胸廓之间紧贴在一起,但两者之间有一个潜在的空腔,当气漏到这个空腔内时,肺就会被压缩,胸廓的内表面和肺的外表面有两层单薄的“皮”称为胸膜,如果胸膜发生感染等病变就会有液体渗出来称为胸腔积液,同时有气胸和胸腔积液就称为液气胸,正常情况下把液体和气体抽掉就能缓解症状,但如果肺同时有气肿大泡且通气功能低下再发生液气胸就有可能威胁生命。 肺结核正是引起胸腔积液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由结核菌感染导致的,结核菌可以感染身体除头发和指甲以外的所有组织,最常感染的部位就是肺和胸膜,而且肺结核一次感染终身受损,因为结核菌可以除掉,但结核损害的组织难以恢复,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支气管扩张、肺大泡、肺气肿以及间质性改变,这些后遗症严重影响肺部的免疫和通气功能,致使肺反复受到感染再反过来加重这些后遗症形成恶性循环。 而吸烟则是上述疾病和后遗症的催化剂,即使是健康人长时间抽烟都有可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肺部损害,如果肺本身就有疾病,抽烟就会加重这些疾病,导致更加严重的肺大泡和气肿,肺变得像虫咬过的树叶,千疮百孔,很容易破裂。 鲁迅对抽烟的态度 鲁迅虽然是重度烟民,终生没有戒烟,但他其实饱受烟的困扰且曾试图减少吸烟量。在1926年12月3日写给许广平的书信中写道:“今天我发现我的手指有点抖,这是吸烟太多了之故,近来我吸到了每天三十支了,从此必须减少”。他也会因为自己没有戒烟的毅力而懊恼,书信中也写道:“回忆在北京的时候,曾因节制吸烟而给人大碰钉子,想起来心里很不安,自觉脾气实在坏得可以。但不知怎的,我于这一事自制力竟会如此薄弱,总是戒不掉。但愿明年能够渐渐矫正,并且也不至于再闹脾气的了”。从中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来曾经学医的鲁迅意识到吸烟已经对身体产生了危害,并未为自己继续吸烟找理由。 吸烟是毫无疑问对健康有害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烟草依赖归为慢性成瘾性疾病的一种。烟草使用在人群中开始流行后,肺部疾病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从原来肺部感染为主改变为慢阻肺、肺癌等吸烟相关疾病为主。我们在门诊上读病人的胸部CT,不用问病人都能看出来患者是否有吸烟,重度吸烟者的肺通常有大大小小的泡泡,气管也会变得像刀鞘,可以看出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还是很大的,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该至少警示吸烟及二手烟严重危害健康,做到公共场所禁烟,避免未成年人模仿。

0 阅读:3
杨胡子

杨胡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