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被劳教20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只能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谁曾想,这拉着满车废品的老人,曾是拥有几十枚战功勋章的“飞虎队”王牌飞行员,空军中校呢?[凝视] 在杭州清波街的巷弄里,1974年的阳光照常洒落,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弓着背,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车斗里堆满了针织厂的货物。 他左腿微跛,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衣衫,每天往返数十里路,只为赚取一块两毛钱的生活费。 路过的行人不会多看他一眼,更无人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车夫,曾是高天之上的“飞虎队”王牌飞行员,是亲手击落过6架日机的抗战英雄,更是1945年南京受降仪式中坐在第一排的历史见证者。 他叫吴其轺,福建闽清人,生于1918年。原本他的人生轨迹是成为一名教师,1936年他考入青岛师范大学,却在街头看到黄埔军校笕桥航校的招生告示。 国家危亡之际,他毅然投笔从戎,留下“只想杀敌报国,夺回东三省”的家书,不等回信就退学报考航校。 天空见证了他的英勇,1941年6月22日,吴其轺驾驶一架无武装的教练机在成都上空遭遇4架日机围攻,飞机中弹坠入岷江,他身中数弹,坐骨神经被打断,被老乡救起时几乎失去生命体征。 医生判定他左腿终身残疾,但他以惊人毅力康复训练,甚至不惜找人开具假证明,只为了重返蓝天。 重返战场的他入选中美空军混合团,成为传奇“飞虎队”的一员,他四次飞越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这条航线三年内吞噬了609架飞机和1659名飞行员的生命,每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但为了运送抗战物资,他义无反顾。 战斗记录显示,他共参加88次对日空中战斗,作战飞行超过800小时,击落6架日机,击伤3架。盟军总部授予他“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国民政府颁发17枚军功章,并晋升他为空军中校。 1945年9月9日,吴其轺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第14航空队第五大队分队长,坐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第一排,亲眼目睹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解下佩刀向中国投降,这20分钟的受降仪式,成为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战后他赴美深造,1949年随国民党退守台湾,但父亲的一封家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希望你回来!叶落归根!跟着共产党!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在父亲感召下,他冒险借助美国同学帮助,藏在美军飞机里转道香港,于1949年底回到北京。 然而等待英雄的不是鲜花与掌声,因曾在国民党空军服役的经历,他在1954年被判劳教,开始长达20年的监禁生涯,1974年获释时,这位曾经的空中英雄一无所有,只能到杭州清波针织手套厂蹬三轮车谋生。 每天装卸600斤货物,赚取微薄的1.2元工资,与家人挤在12平方米的出租屋内生活,他从未向妻儿提及过去的辉煌,儿子吴缘后来回忆:“我们只知道父亲曾是国民党旧兵,蹬三轮养活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 转机直到1980年才到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62岁的吴其轺获得平反,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地矿系担任标本员,终于过上安稳生活。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87岁的吴其轺被邀请重返湖南芷江受降旧址,警车开道,万人簇拥,这位飞虎英雄抚摸着纪念勋章感慨:“我等了60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2010年10月13日,93岁的吴其轺在杭州逝世,他的离去带走了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的传奇故事。遵照他的遗愿,骨灰被送回福建闽清故乡安葬。 从天空到地面,从英雄到车夫,吴其轺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他曾在岳王庙前泣不成声,或许是因为他与岳飞一样,都有着“精忠报国”却坎坷曲折的命运。 今天当我们走在杭州的街头,或许已经找不到那位蹬三轮车的老人的痕迹,但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的时代,该如何珍视那些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如何让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铭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信源: 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去世 曾击落5架日本军机——中新网
1974年,被劳教20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只能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谁曾想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8-27 18:34: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