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8天,特朗普打破沉默,想要尽快访华,中方没有直接答应 倒计时8天——这个数字

斗破苍穹斗气扬 2025-08-27 12:47:36

最后8天,特朗普打破沉默,想要尽快访华,中方没有直接答应 倒计时8天——这个数字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通常掀不起什么波澜,但当它和“特朗普访华”联系在一起时,事情就变得微妙了。 2025年8月25日,特朗普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时突然表态,希望“今年年内或尽快访问中国”,甚至邀请李在明“共乘一架飞机节省能源”。 这种即兴发挥的风格,像极了他2017年访华前推特造势的翻版,但这一次,中方的回应却冷静得多。 特朗普的访华意愿并非突发奇想。早在2025年1月,他就高调宣布“百日访华计划”,试图复制2017年签署2535亿美元大单的“高光时刻”。 但此后半年,美方对华政策却一路走向矛盾:一边要求中国扩大农产品和能源采购,一边又威胁对稀土征收200%关税; 一边呼吁高层会晤,一边又通过芯片禁令和台海议题施压,这种“谈判艺术”显然难以奏效——中方早已明确:元首外交需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非单方面的交易筹码。 中国在今年7月向美国出口了619吨稀土磁体,但中方持续强化稀土出口管控,尤其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调控办法》施行后,军用稀土的流通已被严格限制。 这一局面不仅反映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脆弱,也表现出美国在关键矿产自主保障能力方面仍面临现实瓶颈。 与此同时,中国能源布局已悄然转向:7月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不足1吨,而俄罗斯对华输气量提升40%,伊朗原油通过人民币结算通道稳定供应。 美元在能源支付中的占比跌破52%,这场博弈早已超出贸易逆差,触及全球货币体系的深层变革。 历史经验或是关键,2017年特朗普访华签下大单后,返美便掀起关税战;2025年3月,他刚承诺“百日访华”,随即加征关税。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看似常规,却暗含深意:“希望美方相向而行”——这句话翻译成外交语言便是:“红线已划出,诚意需验证”。 若对比2017年特朗普访华时的“故宫茶叙”“京剧盛宴”和2535亿美元大单,此次中美互动的氛围已大不相同。 外媒曝出,若特朗普坚持未解决矛盾便访华,中方可能将其接待规格降级为“普通观礼区安排”,取消元首级礼遇。这种变化背后,是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转向“竞争博弈”的缩影。 特朗普的急切并非孤立事件,同期,美国国内失业率升至4.1%,农业州大豆积压创历史新高,爱泼斯坦案持续发酵,中期选举压力迫近。 他需要一场外交胜利来转移矛盾,而中国则手握稀土、能源结算、市场准入三张反制牌,这场博弈的结局,或将重塑亚太乃至全球的权力平衡。 答案取决于美方能否用行动而非言语证明诚意,若特朗普仍指望用“200%关税”或“红毯长度”作为谈判筹码,恐怕只会重现2025年8月的尴尬——中方冷静回应,而美国民众在失业率与通胀中质疑:“究竟谁更需要这场访问?”

0 阅读:813

猜你喜欢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